贾又福长卷《醉梦仙山》 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又福长卷《醉梦仙山》 2018年

贾又福长卷《醉梦仙山》 2018年

画山水序(宗炳)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

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跕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绡以远映,则昆阆之行,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又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宗炳在中国山水画理论上的卓越贡献

近几年,除去李可染、石涛、潘天寿先生论画外,当今画坛画家没有先导的理论,只是哗众取宠,故作姿态。再有就是那些,空头画家和空头理论家,自身的模糊、自身的危机和失重感。是没有自信的表现,是对传统没有认识的表现。必须从喧露的画坛,回到镇定的思考和学习上来。沉实、清醒、立定精神,吃苦求索应为首要。

宗炳(南朝,宋人)精于玄理,善思辨,从记载上看“妙善琴书图画”,不但能画山水,还能画人物。首先他不但是理论家,也是实践家。《画山水序》是写他自己的心得体会,真切的,不玄奥。后世的空头理论家多不理解其意,而歪曲了本来的意思。唐代写画史的大家张彦远,是个业余书画爱好者。他不敢解释宗文,在《历代名画记》全文载录,他说宗文“意迹高远”,“因著于篇,以俟知者”。可见,没有实践经验的画家是不可能很好理解此篇的。

宗炳《画山水序》不过500字,它是历史上第一篇山水美学大纲,最早提出了中国山水画的崇高审美标准。至今日,没有超越这一审美标准。

文章自始至终,从不同的审美层面比较分析,最后推出了通向最完美的、严密的、由浅入深的、层层深人直至最理想的境界的纲领。它像一条指路标和灯塔一样照耀着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路程,至今不减光辉。

比较的论证是这篇文章表达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分高下,层次不同。

第一段,从两个层次谈,但这两个层次都是高的。“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提出“仁智之乐”,这也正是山水画发生发展的必然原因。此前,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已经把自然用道的观念看了。又提出“以神法道”才能使“山水以形媚道”。

第二段,“余眷恋......”一开始就说,宗炳自己眷恋山水之间,但老了,不能遍游了,于是就“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想到画出自己游过的山水。他认为,超绝天理的经典著作,奥妙在于能用语言表达了具体物象以外的心境。何况“身所盘桓,目所绸缪” “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这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

“且夫昆仑山之大……,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即是论证:如果说昆仑之大怎么办?作者认为很容易,这种写实不是目的,这种观察方法太平常了,所以作者指出:“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类之不巧,即不成功、不理想。根本在于画得太真实、太似。虽然可以画成一幅画,但实乃是不足取的。

那么怎样才能是理想的境界呢?

只有“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动神,神超理得”,这就到了最高的境界。

又有另一种情况,“又神本亡端(对照地写出、反衬出),形感类(寓于外部非内心) ,理人影迹(泥拘太具象),诚能妙写,亦诚尽矣”,这样也就到此为止了,“尽矣”。

第三段,到底该如何去悟道,去通神?

宗炳认为:“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除此没有别的办法。归根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畅神而已”是精神享受和满足。“神之所畅,孰有先焉?”什么也比不上的呀!

贯穿全文的一条纲,就极为分明了:

最高纲领(远大目标)是:含道暎物,以神法道。

实践纲领(具体作法)是:澄怀味像,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类之成巧,乃使“神之所畅”。

归结为它的美学纲领:在于明确了以下几点:

1.对审美内容(或叫审美本体论)的高度认识,即“山水质有而趋灵”,充满趋近灵动不息的道体

2.提出了崇高的审美标准(即审美观),“以神法道”,重在物我的精神感应。“万趣融其神思”。

3.明确了审美方法,实践论:澄怀味像,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类之成巧。

4.归结、得出了审美功能论:畅神使山水画的功能价值提高了。

畅神:(1) 畅,通也,通必能容。即使自我通达于道,更深刻的认识道。(2)使灵魂得到陶冶。(3)使精神得到宽慰。

宗炳名言“畅神”,不能作浅层精神舒畅解,其可称之处在于由其“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而获得的神会、神思、神游、神通、畅达、贯道,这一切俱能“化”之,内中也包含了感化、陶冶、修养、凝智、娱悦诸多审美功能。

这纲领,至今仍不愧为中国美学和东方美学的最根本、最完美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