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 正余弦

据央广网3月28日消息,甘肃某地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地块存在种种造假问题,引发广泛关注。高标准农田为何“有规划,无标准”?

提高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事关“饭碗”端得稳不稳,根本目的是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耕地数量减少现象仍需防范,局部质量下降问题更加凸显,水资源利用能力亟待改进。《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下简称《规划》)中指出,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上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利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有效应对国际农产品贸易风险,确保国内农产品市场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筑牢“18亿亩”红线,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记者的镜头中,原本划归高标准农田的土地上生长着果树。沿着村道,对照图纸逐一查看,“图片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并非个例。村委会工作人员答不出所以然,区农业农村局人员回应“不规范,但以前就是这么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就这样通过了层层验收。更有责任人擅自更改肥料分发方案,挪用经费乱修田间道,如此不难解释为何当地增产增收难达标。“数字造田”暴露出的瞒报怠政问题,各级干部难辞其咎。

调查中有一个细节引人思考。农民在谈到“农田变果园”时表示,自家的苹果树已经栽种了28年。长期占用的是否为永久基本农田?依据《规划》,也存在批准占用并递补耕地的解决方案。而今若因建设规划而强制农民砍掉“摇钱树”,不仅不符合经济规律,还可能导致农民切身利益受损。地方干部“明知故犯”背后或许存在更深层次的矛盾,此时必须向源头找原因:主管部门在划分区域和分配任务时,有没有到田间地头去实际开展调研?有没有走一走,问一问,倾听基层民众的真实声音?是否存在盲目追求政绩,强制摊派的情况?退一步讲,即使方案实现了“良田粮用”,工作也要做到实处,真正化解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好配套政策实现因势利导。

报道一经发出,迅速引起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的高度重视,在全省范围举一反三展开摸排。难免让人联想起今年“3·15”晚会曝光的江苏某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偷工减料,违规使用非标水泥管的乱象。尽管涉事生产企业已被查封整改,但暗访中涉事企业透露“监理方就抽包烟,没人认真检查”“水泥管按工程方要求加工”更应引起重视。高标准农田不能重建设而轻监管,更不能“有规划,无标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力量的同时,针对负面典型各地需提高警惕,加强制度性、常态化的监督。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利益面甚广,需要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任何一方“掉链子”“走形式”都会影响全局。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