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核心内容。要想摘取文明城市的“桂冠”,就必须把提升城市品质和提升市民素养结合起来,不断厚植城市文明底蕴。如今,迈向新一轮“文明攀高”征程,更要引导全民涵养人文之美,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独具我市特色的城市文明特质。

坚持劳模精神立心,深化文明创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指引我市儿女砥砺奋进、再创辉煌的精神源泉。创建“文明典范”需要我们擦亮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以劳模精神立心,深入实施铸魂工程、溯源工程、走心工程,充分挖掘这一“精神富矿”,推动劳模精神物化具体化,使劳模精神贯穿于市民日常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同时,要把劳模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结合起来,依托多媒体政务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团体的作用,持续开展多类型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新时代劳模”志愿服务品牌,让精神灯塔照亮城市文明。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实践养成。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进一步推动雷锋精神深度融入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积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创典范城市”系列主题活动,更好地发挥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劳模工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先进群体的带头作用,让“雷锋精神进万家,满城都是志愿红”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传承发扬和合文化,涵养文明之风。发祥于天台山的和合文化,是中华“和”文化的重要瑰宝。千百年来,和合文化深深滋养我们脚下的土地,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奋进,成为我市厚重人文底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度挖掘和合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守正创新中做深做实和合文化这篇文章,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结合和合文化特质,持续推进礼让斑马线、文明餐桌、垃圾分类、排队“一米线”等文明实践,营造人人讲文明、处处见文明的良好社会新风尚。(辛集市检察院 李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