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诺,我觉得看书好痛苦啊,一点都没有游戏有意思!”
我在后台,收到了读者这样的一条私信,游戏和阅读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激起了我想要分析的欲望。
之前的我,是一个游戏和看书都爱的人,为了游戏,我能够做到不吃不喝,为了看书,我也能挑灯夜战。
要说这两个中哪个更让我着迷的话,游戏在过去会更胜一筹,而如今,我对于游戏的渴望,早已被各种书籍填满了。
其实,很大的一个转变,是因为我把阅读变成了和玩游戏一样的,有意思的事情。
而这个改变的思维,就来自筝小钱的书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一本教你如何从阅读到输出,手把手教学的技能书籍。
筝小钱是资深互联网运营人,拥有20万读书课学员,10年的读书变现经验,可以说,有关于阅读写作的事情,她都整得明明白白的。
接下来,重点分享一下,如何把阅读变得和打游戏一样有趣?
01 目标:解决自己最大的痛点问题
玩游戏,是有目标的,要么是打败最终的大BOSS,闯过所有关卡;
要么是成长养成,通过经营,让你手中的角色在模拟场景下,成为金牌设计师、超级富豪等;
要么是邀朋友组队,一起打败其他战队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目标,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常常会乐此不疲。
就像是前段爆火的游戏“羊了个羊”,一款消除类闯关型游戏,第一关让人对该游戏嗤之以鼻,感觉它就是在侮辱智商,第二关却让人备受打击,配着魔性的游戏配音。
不少人,哪怕尝试了几百次都不肯放弃,可能是大家都对第三关怀有强烈的好奇之心吧。
同理,阅读也可以这样有意思,给阅读找一个目标,也就是你目前急需解决的痛点问题。
因为成年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如果漫无目的地看书,让你获得不了放松。
倒不如现实一些,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找翻阅相关的书籍,会让你成长更快,也越能感受到书籍带给自己的帮助。
我之前就有这样的经历,那是在我刚工作的时候,因为不懂社交,跟同事之间的关系,实在是糟糕透了,而且作为一个女生,我也比较自卑,害怕表现。
后来,我在《向前一步》这本书中找寻到了答案,也将书中的一些方法,慢慢践行,而后我的职场生活变得越发精彩、有意思。
同时,在书籍选择上,筝小钱在书中提出了“70:20:10”的原则,也就是:
70%的时间精力用于阅读技能提升类书籍,20%用在阅读增长经验和见识类书籍,10%用在阅读感兴趣的书籍。
带着目标看书,你不会觉得自己很累,也不会觉得很迷茫,而是神采奕奕、收获满满的状态。
02 规则:有奖也有罚,按规则办事
古时候,有一个没有受过佛教熏陶的地方,叫做“裸国”,当地的人民都不穿上衣。
这时有一对受过佛教思想熏陶的兄弟,想去当地经商。
弟弟认为,他们去经商,应该入乡随俗,脱掉上衣,而不是为了维持道德礼法,穿着上衣去,这种主张,受到了哥哥的坚决反对。
而后,两人以自己的方式到了裸果,弟弟因为和当地人一样,很多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卖出了很多东西,同时还受到了国王的热情款待。
反观哥哥,因为不愿脱掉上衣,被人群所孤立,一直处在了商品滞销的地步。
由此可见,入乡随俗,按规矩办事的重要性,正如中国有句古话所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样的规则,不仅在游戏中,在阅读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游戏中的,遵守规则并通过关卡,就能获得相对应的奖励;未遵守规则,会被惩罚,可能是被禁言,也可能会被封禁。
而在阅读中,你也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些奖惩制度,以激发自己不断阅读的动力。
比如说,当你坚持阅读21天了,你可以给自己买些好吃的,当你坚持阅读了一年,你可以给自己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当天如果没有阅读,你可以让自己跑步10分钟。
规则是为了帮助自己培养阅读习惯的,同时也需要随着你状态的改变,进行个性化调整。
03 反馈:从外界寻找正向反馈
游戏的反馈,是非常及时的,一个关卡,过了就是过了,没过就是没过,这个结果在游戏结束后,立马就能拿到答案。
所以,打游戏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心理:上一关自己只差一点点就过关了,就是我在过树洞的时候,没有处理好,再来一局,这一次我绝对能够过关。
带着这样的想法,你会陷入“失败—再来一次—失败”的无限循环中,最后还是因为手机没电了,你才默默放下了手机。
这是游戏失败所带来的反馈,如果成功了,你会更加上瘾,想挑战下一关,毕竟下一关永远会比这一关,难度高一些。
这样的反馈,其实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自己建立起来,比如说,你可以做这些:
①将自己在书中看到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发朋友圈、以及其他的自媒体账号,既展示了自己,又增加了和别人互动的机会;
②及时整理自己对于某本书的见解,这样你能更加明白,自己在这本书中获得了些什么,同时在你下次翻开那本书时,你会更有侧重点;
③和朋友分享这本书,共同探讨书中的知识,让书籍知识更多地深化到生活中去。
从外界寻找正向反馈,哪怕只是一个点赞的表情包,也是对你内容的一种认可,能增强你的信心和继续看下去的动力。
04 体验:“请人代打”让你理解更深刻
《游戏力》中有提到一种方法,叫做“请人代打”,也就是让别人帮你过这关。
当然了,我并不建议你一上来就用这个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能让你思维变得懒惰,不愿意自己思考。
这种方式,更适合以下的两种情况:
一是你选择了一本很冷门的书,而且书中各种专业知识特别多,这个时候你可能找不到书籍的重点,同时也更加理解是一项大工程。
二是你在看了这本书,通过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但仍旧感觉自己对书籍内容的领悟,有所缺少。
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可以结合着别人分享的短评、书评、PPT、演讲稿等,去分析和理解书籍,这样会让你看的过程中,更加地深入。
不只是看到文字表面上的内容,更能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故事,来分析书籍背后所带有的特殊含义和深刻意义。
看到这,你还觉得阅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不难了,我觉得。
有了方法后,剩下的就是好好实践了,哪怕每天行动了一点点,也是一大成功。
积少成多,“读书的大脑”也将会成为你的代名词。
最后,《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还有很多的阅读和输出的技巧,如果你对于阅读这件事,觉得有些困难,不妨找来读一读,相信还是能到你一些收获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