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银箔都可以做成彩箔吗?”“银箔那么薄,怎么在上面绘制图案呢?”

一阵阵银铃般的声音充斥着南湖一小的美术教室,热闹非凡。这是刚刚结束的一节彩箔课程,领略了金箔、银箔、铜箔的不同之后,彩箔的出现,又一次激发了同学的好奇心。

继金箔创意营走进南师新城小学之后,金箔这项本土国家级非遗再次在南湖一小掀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传统文化正在这群稚嫩的孩童心中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秋季学期,中国金箔文化交流展示馆结合基础教育教学特点和青少年身心特质,推出“遗脉相承·非遗赋新——金箔创意营第一期”系列公益课程十二节,为南湖一小学子带去精彩纷呈的文化课程。

金箔展馆课程研发团队在总结第一期授课经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挖掘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开发春季学期的第二期系列课程。课程整体仍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中心,引入省级非遗南京真金线制作技艺,形成双非遗滋养心田的局面,贯穿学期教学,全盘考虑课程设置的文化意义、趣味性和教育效果。

据悉,该团队在课程设计上,注重融合创新、秉承寓教于乐的指导思想,将金箔非遗知识与其他文化板块进行结合,创新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之美,也让他们在快乐的动手氛围中学习非遗知识,传承非遗精神。

【课堂精彩】

南湖一小——《千里青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湖一小——《点石成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湖一小——《火眼金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湖一小——《福临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湖一小——《庄生晓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