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但是过时投放和垃圾分类准确率低的事时有发生。浒墅关各社区组织志愿者以进校园、志愿者教学等方式将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化传播,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垃圾分类进校园 绿色环保共‘童’行”

“电池是什么垃圾?”“报纸应该投入哪个垃圾桶中?”3月30日下午,南津社区邀请垃圾分类宣讲员来到文韵幼儿园,与中班的孩子们一起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 绿色环保共‘童’行”主题宣讲活动。通过走进校园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观看垃圾分类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方式,把垃圾分类这个永恒的话题传播到每个孩子们的心中,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在引导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对垃圾分类的见解,十分认真,现场还在互动小游戏“垃圾分类飞行棋”“飞行转盘”环节中,以寓教于乐地传授垃圾分类知识。活动鼓励孩子们做一名垃圾分类小小宣讲员,将学习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带回家,达到“教育一个孩子,改变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效果。

实践指导齐行动 全面提升积极性

城际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在行动”系列活动,引导居民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做好家庭垃圾分类工作。志愿者们分成几组,分别坚守在辖区小区内的几个垃圾桶点位,耐心地向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居民规范分类、正确投放,建议居民在投放前即做好分类,并在现场对未分类的居民耐心指导二次分类,真正做到垃圾分类“进得了家门、入得了心门”。

“之前一想到垃圾分类就犯难,现在定期会有志愿者辅助我们进行垃圾分类,不仅扔垃圾有动力了,还逐渐学会了自己分类。”居民刘大爷开心地说道。

下一步,浒墅关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多样形式,将垃圾分类的知识从小区延伸到学校,以小家庭的进步带动大社区的文明,让垃圾分类走进千家万户,引领绿色环保“新风尚”。(俞婷婷 王艺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