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亮兄的粉丝,看亮兄公众号故事很久了。今天决定不当看客,当一回写手。第一次写故事,比较生涩,大家多包涵,将就着看哦!
你们相信因果吗?反正我信。因果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就像种子定律一样。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几个跟因果有关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故事1
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我亲爱的老母亲身上的,在分享出来之前我已经在内心深处做了久久了思想斗争,故事主角窜改一下还是胡编一个,只要不让大家知道不是我的母亲就好......最终决定还是豁出去了,保持人物原型。不光彩是不光彩了点,但故事的真实性很重要不是吗?
时间回溯到我还上小学的时候,农村流行赶大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母亲和一个同村的嫂子,一起高兴地骑着自行车去七八里地以外的乡镇上赶集。俩人在人群熙攘的大集上各自买了生活所需物品后,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你一句我一句地唠着家常,不紧不慢地往家赶。
时光就定格在这一刻,返回的途中母亲突然发现土路旁边的小沟里有一个编织篮子。于是母亲下意识地就下车去看了看,拿起来一看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儿。这是一个赶集的人不小心把盛满东西的篮子掉半路上了。
母亲提着篮子望向马路上来来回回的人群,没有发现慌张寻找失物的主人,便顺手直接挎在了自己的自行车的右侧手把上。而后和同村的嫂子一起继续唠嗑、前行。母亲时不时地看看左侧自己的篮子,再看看右侧意外捡到的篮子,自行车好像蹬地更欢快了。
俩人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远远地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摩托车一脸焦急地迎面而来,模糊又清晰地看到老头儿的五官紧绷着,好像挤成了一个面团儿。双方擦肩而过的间隙,老头儿减缓了速度并提高了嗓门儿喊道:看到一个篮子吗?就在这短暂好像又漫长的一刻,同村的嫂子是沉默的,母亲的刹那犹豫和心跳加速让老头很快又加速了油门儿,继续赶往前方。
结果捡到的篮子在母亲的侥幸和忐忑中成了我家的了。日子依旧如打铁似地过,农村里里外外的事儿多,没过几天,这件可大可小的事儿便被遗忘在忙碌人影儿后。直到那件事三天后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情,才让母亲又如梦初醒般地忆起那个捡到的编篮儿。
事情是这样的,我家那几天院子里要盖偏房,家里请了同村的叔叔伯伯们来帮忙。母亲忙着给大家做饭,收拾杂物,进进出出忙得像个陀螺。正当母亲在厨房洗菜切菜烧菜的时候,父亲进来跟母亲说要给他准备出来几百块钱,一会儿去买盖房子的料。母亲听后转身去拿钱,拿着钱的母亲在狭小的厨房里来回踱着小碎步,不知道把钱放在哪里好,以方便一会儿给父亲拿去用。突然好像有一个声音儿在她耳边说“把钱放在煤气灶上,放在煤气灶上”,鬼使神差般地,几百块钱被母亲塞到了煤气灶的夹缝中,上面还巧合的正蹲着一个锅,这时好像那个声音又在说“再往里塞塞”,于是母亲用手指又往里又塞了塞,直到看不到一点钱的痕迹为止。不大一会儿,母亲准备做饭,开气儿,打火儿,动作麻溜利索,火跳着舞地燃烧了起来,菜也比平时烧的更香。突然,母亲脑子里如惊雷一般地想起来煤气灶里放着的钱......
在一堆钱灰前,母亲魂不守舍般地瑟缩着身子,汗水夹杂着泪水簌簌流下。霎时间,母亲好像迷迷糊糊中又想起了那个寻找篮子的老头儿,恍惚中又看到了他紧张地迎面而来,最后又消失在擦肩而过后摩托车加速带起的飞尘中。还没回过神儿,又想到钱变成灰了怎么跟父亲交代,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岂不是又雪上加霜。悔不当初中,母亲的心里也像失衡了天秤般,这些钱能买多少篮子的东西啊!
这个小故事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但时至今日,它依旧如一记重拳般打在母亲和我的心口。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不是你的东西不能要,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当时家里很穷,母亲对于别人失物的贪恋可能是想着能给家庭带来些许好处)。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也许是一个巧合啊!但我宁愿坚信这不是巧合。
拿了你不该拿的,早晚会让你翻倍的返还回去。也许是以金钱的形式返还,也许用你的健康,也许用你的生命相抵。
因果不虚,好好做一个人。我们做一个好人,而不单纯是惧怕果报,还因为生而为人,我们也许本不需要太多外在的物质,大多时候我们要付出爱,给别人需要的。
如今我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了,小小的儿子很贪吃,遇到好吃的总想多吃一点。而我每一次都跟孩子说,不要贪吃,更不要贪占,少吃一口不会饿死,但是多吃一口就可能会撑死。永远要记着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再喜欢的东西不需要就送给有需要的人。说到底就是不要做一个贪心的人,有了贪心就有了欲望,有了欲望就容易迷了心窍,做出错事来。人们常说鬼迷心窍,好像做错了事情有个鬼在背后支使,这实际上在为自己的贪心找借口,找外因,可怜的鬼没有招惹你却替你背了锅。迷了心窍的只有自己的心,岂不向内检索,做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像太阳一样,不因为你是一个好人就多给你一点阳光,也不因为你是一个坏人少给你一点阳光。
故事2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农村,谁家如果多生了几个儿子,对于这个家庭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一是儿子能传宗接代,家族后续有人;二则那个年代男人是主要劳动力,有人干活日子就好过一点儿;第三在穷乡僻壤之地的一个观念,就是有了儿子就不会受欺负,而有的人家却把这种观念发挥到了极致——没人敢欺负我了,我可以欺负别人啊!
这个故事是我听我妈跟我絮叨的,这户人家是我们村子的。他家在那个年代有四个儿子,岁数跟我父亲上下相差不了几岁,就是得益于有这四个儿子,这家的一对老夫妻就成了村里臭名昭著的战斗贩子。仗着儿子多,经常欺负别人,一点小事儿就跟别人吵架打架,动不动就堵着别人门口骂,全家人一哄而上把人打得头破血流。
仗势欺人久了,人就变得更猖狂了,甚至没有了人性。以至于把邪恶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亲人。他家最小的儿子是唯一一个到了适婚的年龄还打光棍的人,一直跟老父老母一起生活。
突然有一天,警车的呼叫声响彻了整个村子,人们都出来看热闹,议论纷纷。警察要把他家最小的儿子带走,这家的老夫妻呼天喊地。人们看见老两口拿着铁锹锄头拼着老命地去打砸他家老二一家的大铁门。大铁门被砸的坑坑洼洼,黑色的油漆也因为脱落变得斑驳不堪,他家大铁门的样子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里。小小的我当时很迷惑地问我娘,他们不是一家人吗,为什么会这样?老两口嘴里还骂着极难听的话,最能说出口的一句我至今都记得清楚,那就是老夫妻俩咬牙切齿地骂二儿媳妇是狐狸精!
没过几天人们都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家小儿子因为娶不到媳妇儿,受欲望支使犯浑,趁着二哥不在,偷偷跑到二哥家想对老实内敛的二嫂图谋不轨。
那这样的话,小儿子被警察带走很正常吧?但是最后的结局是小儿子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反而比以前更受老两口的宠爱。老两口把二儿子一家给逼到了外地,高声谩骂着让他们永远不要回来。而另外两个儿子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都躲得远远得。村里的人霎时好像觉得都吐出了一口气,同时感觉到他整个家族的气势瞬间消弭了一半儿。
几年后,飞扬跋扈的老两口年龄不太大就因病去世了。小儿子没有了父母的陪伴,半死不活儿地挣扎着。到此时,他们整个家庭的命运就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走势。
先是他家大儿子在父母去世几年后四十多岁的年纪喝农药自杀了;后来是碾转外地生存的老二由于疲于奔命也在五十岁左右的年纪因病去世了;又过了几年,最小的儿子也是在四十多岁的中壮年得病去世了;只有老三目前还在世,但也早早得了重病,生不如死地苟活着。
故事到这好像结束了,可想而知他们整个家族的后代是怎样一副光景。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他们家就是不折不扣的后者。
人们都说做一个好人真难呀!其实在我看来做一个恶人才是真正的不易,因为一个人作恶会给整个家庭带来灾难,一家人作恶会以整个后代的命运作为代价!
故事还有很多,今天就到此为止了。感谢大家的读阅,有机会再跟大家见面!
【书迷小欢喜分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