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鼓励和引导各地“村晚”常态化开展,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四季村晚”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定于2023年开展“四季村晚”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四季村晚”主体活动包括四个阶段:春季热启动、夏季大联欢、秋季庆丰收和冬季暖回顾。通过展示各地乡村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融合乡土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打造反映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农民群众口袋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后,精神饱满起来亦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恰恰这种萌生于民间、根植于乡村、来源于群众的草根特性的“村晚”模式,正是重铸乡村群众精神家园的聚力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晚”是群众的舞台,舞台虽小,但一样有料有戏,营造出了热闹祥和的文娱氛围,因而这些年受到了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村晚”迅速掀起的文化力量,不仅呈现出原生态的乡村美,还表达了传统文化的苏醒和农民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接地气的艺术效果和群众热捧的背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文化脉动,更是我们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激活文化创造力、增强农村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实践和成功范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不少地方都是在岁末年底举办“乡村春晚”,此次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23年开展“四季村晚”活动,明确鼓励和引导各地“村晚”常态化,无疑踩准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鼓点,既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又进一步推动乡风民风正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显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当前的广大农村,常态化举办“村晚”还存在一定困难,从近年大多数地方举办“村晚”来看,都面临着资金匮乏、设备简陋等条件的限制。因此,要把“村晚”打造成春夏秋冬永不落幕的乡村文化平台,离不开当地的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引导和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因势利导,给予资金器材支持、培训文艺骨干等;建立健全日常文化活动专项补贴标准、团队奖励等分类保障制度,激励更多的“村晚”办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应加快村晚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的创新,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探索网络直播等新的形式,让民俗、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也让特色农产品搭上“顺风车”,进而激活乡村文旅经济,其叠加效应不言而喻。据报道,浙江丽水乡村春晚曾连续创造了网上视频日点击量超1.3亿人次、黄金周旅游收入超14亿的文化传奇,这就是典型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晚”小舞台,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各地要以乡村为中心,聚力打造“四季村晚”品牌,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加入的自我展示平台。期待“四季村晚”星火燎原、行稳致远,创造更多文化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