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大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这对于青少年群体则意义更为重大。之前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中,就已明确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传统工艺展示展演及互动体验活动。二十大之后各地蓬勃开展的“传统工艺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更突出了传统工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独特价值。

在校园中开展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直受到高度重视,202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加大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科学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并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指导方案》中明确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纳入“紧缺领域骨干教师示范培训”工作。二十大后提升文化自信逐步开始落实,在校园中对青少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更为紧迫。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工艺美术的学习实践既可以向青少年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也同时可以锻炼提升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还起到美育熏陶以及传统工艺传承的重要价值,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因此传统工艺美术无疑是在校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首选课程。从这一点上,能够担任学校传统工艺美术教培实践工作,并在其中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文化自信的专业师资,就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师资的绝佳人选。

但这方面的专业师资,是要求既有相当的传统知识技能水平,又有较好的指导学生传统工艺教培实践,以及引导教育学生学习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这样的师资当前是十分稀缺的,连带着还有相关的合格教材、教程也是十分缺乏,因此“国培计划”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纳入“紧缺领域骨干教师示范培训”工作。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青少年工艺美术素质素养提升‘尚工’行动”,是作为响应二十大精神和贯彻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要求的示范项目。本次行动针对性推出了名为“传统工艺指导师”的课程与认证,特别针对在青少年中普及传统工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和理念,着力解决当前中小学、幼儿园、社会培训机构的相关师资紧缺。整个培训课程体系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培训合格的学员由中心颁发“传统工艺指导师”证书,并提供指导学生传统工艺和文化学习实践的菜单式课程、课件等一系列资源支持,帮助完成培训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校园开展传统工艺教培实践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符合教育部“国培计划”标准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师资。

随着“青少年工艺美术素质素养提升‘尚工’行动”的推进,“传统工艺指导师”专项课程的全国培训工作已经开始,一批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师资将完成专业学习培训和获得精品课程支持,在全国校园广泛开展传统工艺实践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工艺美术从业者,有一定传统工艺基础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以及大专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们,均适合参加“传统工艺指导师”的培训认证,应当抓住难得的机会转型升级,完成职业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