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牙人绕行非洲的同时,伊莎贝拉和费迪南则在令他们的西班牙基督教化。直到穆斯林在格拉纳达的失败开始显现,信奉天主教的国王夫妇才得以真正关心起大西洋和印度贸易的问题。


然而葡萄牙人在此期间获得的优势已经太大了,西班牙人已经不能真正与其形成竞争。

此外,教皇在1454年确认了葡萄牙人在非洲沿海的特权。在这种情况下,“天主教双王”想起了热那亚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多年来他就在马德里和里斯本介绍这样的想法:要抵达印度,无须麻烦地向南行驶,只要直接向西即可。

地球是一个球体,而这个球体比想象的要小。从加那利群岛到与中国相对的齐潘戈岛(Cipangu,今天的日本)只有6000公里。从那里人们可以前往印度。

哥伦布在里斯本遭到了拒绝,因为人们不相信他说的这个距离。中国比他认为的要远得多,对一艘船来说太远了,更别说是印度了。

但是西班牙国王此时相信了哥伦布的话。或许国内的成就令他们忘乎所以了。或许面对葡萄牙的优势他们也实在绝望透了,这足以令他们相信这个可能性极低的想法。

哥伦布在当时十分普遍的公私合作协议条件下得到了三艘船。他获得了非常诱人的承诺——如果他发现印度或者其他领土并建立起贸易联系的话。这也说明,费迪南和伊莎贝拉并不认为他们需要兑现他们的承诺。

当然,葡萄牙人是对的。哥伦布的距离证明错得离谱。

他从未能够经茫茫大海抵达日本、中国或者是印度。他和西班牙国王夫妇的好运在路途中间的未知领土上。它没有出现在《圣经》当中,而且也没有出现在任何航海论述当中。

因此,欧洲人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明白,在他们眼前的是全新的事物——一个完整的大洲。当然,哥伦布遇到的人不是中国人,这点西班牙人立刻就看到了。他们可能是次大陆某个半岛或者是附近群岛的印度人。也就是说,另一个马德拉岛或者是与佛得角差不多的地方。

哥伦布在四次美洲航行之后、直到到1506年去世时仍相信(至少是宣称)他发现了隶属于印度的国家。

因此,美洲原住民直到今
天仍被叫作印第安人。
加勒比岛屿被叫作西印度群岛,因为它们被认为是从欧洲经西线抵达的印度的一部分。

印度本身则成了东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