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通信、手机、芯片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影响力。近年来,华为也涉足了汽车领域,推出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下简称车BU),并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提供ICT技术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10月26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2018】139号华为EMT决议: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但声明末尾显示: “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这意味着,在2023年10月26日之前,华为不会造整车。那么,在这个期限过后呢?华为会不会改变主意,开始造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31日,任正非再次签发《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强调“华为不造车”,并且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华为”或“HUAWEI”标识。文件期限为五年。这次的文件比上次的更加严格和明确,表明了华为对于不造车的坚定立场。那么,任正非为什么要再次发文重申不造车呢?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

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华为”或“HUAWEI”标识(老脸一红)

我认为,任正非再次发文重申不造车,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一是为了避免误导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近期,华为与赛力斯合作品牌“AITO问界”更名为“HUAWEI问界”,引发了外界对于华为是否要造车的猜测。任正非强调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等字眼宣传,并且不能在整车上使用华为标识,就是为了消除这种误解和混淆。他希望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能够明白,华为只是提供ICT技术支持,并不参与整车制造和销售。

二是为了坚持自己的战略定位和核心竞争力。任正非曾经公开表示, “华为是有发展边界的,只做车联网模块,永远不会造汽车”。他认为,造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多个领域和环节,并且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投入。而华为的优势在于ICT技术,在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有着领先的水平和创新能力。华为不想分散自己的精力和资源,而是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好自己的本分,为车企提供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挑战。华为在过去的几年里,遭受了美国的多轮制裁和打压,导致其在芯片、手机等领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华为需要在这样的困境中寻找突破和转型,加快自主研发和创新,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造车可能会给华为带来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不是机遇和优势。任正非再次发文重申不造车,就是要让华为全体员工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不要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影响,而是要坚持自己的战略选择和发展道路。

他不仅要避免误导消费者和合作伙伴,也要坚持自己的战略定位和核心竞争力,更要应对外部的压力和挑战。他希望华为能够在汽车领域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与车企共同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而不是与之竞争。他也希望华为能够在其他领域保持自己的创新力和领导力,为社会和人类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