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老人传》中有这么一段话“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是来证明“时位之移人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战友们都是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省份。复员以后,分居于祖国各地。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内心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复杂的变化着。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想起昔日的某位战友,在部队的时候无话不谈,关系非常好。感觉有很多话语想和他聊聊。接通电话后,完全找不到当年的那份感觉,尽管双方都极力维持着通话,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聊。复员以后,不同的境遇,不同的人生经历,使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变得越来越陌生,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所以战友之间要常沟通、常联系,与时俱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友之间不要一味地索取而不付出。常联系常交流很重要。我有一个战友,复员以后安排的工作也不错。几十年来我每年都回老家一到两次,因为父母在老家。而这位战友从来不出面,不管怎么叫他,也不让他请客就是见个面,从不来往。只是在新兵连见过面,还不在一个新训中队,到现在他长什么样都想不起来了。有一年,他和几个同事来青岛不知道办什么事,一副青岛就一直给我打电话,接通以后,二话不说就让我给他安排住的地方,说住两天就走晚上见个面。晚上请他吃了个饭,当然了没有给他安排住的。回家以后又石沉大海,没影了。再也没有见过面。战友们你说这样的战友还有必要交往吗?我的原则是这么几十年来,我回老只要表达过想请我吃饭,或者别人请客你出过面,我都安排食宿、全程陪同,必须的。还是那句话“感情在有心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友之间见面,喝个酒吃个饭再正常不过,但也要根据个人的能力,尽心尽力就行。我有个战友关系非常好,高中还是同学。有一次回家就几天,在我弟弟家住,他听我弟弟说我回来了,就绐我打电话说酒店订好了,非请我吃饭不行。他开着电瓶车说到楼下了。没办法我就对他说:“你把酒店退了,也别对别的战友说,咱俩找个路边烧烤摊,要几个小菜撸个串聊个天,比什么都强。”因为我知道他工资很低,又在县城刚买的房,经济上有点困难。最后我们俩个边吃边喝边聊,非常痛快。
有一年他孩子高考完来青岛玩几天,我除了安排住宿外,还倒班领他去了崂山,海底世界、奥帆中心,等青岛的景点,回家后一个劲地感谢。所以我觉得战友之间没有贫富、高低贵贱之分,彼此之间的交往只要尽心尽力就行。不要硬撑、打肿脸充胖子。喝碗糊拉汤吃个烩面也同样是交往。你说是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老家还有一个战友做生意的,搞得很好,每次我回家,他不管是从朋友圈还是别的渠道,只要知道我回来了,打完电话开车就去接我,把能联系上的战友全喊上,喝得人仰马翻,有哭有笑。有时候他在老家喝醉酒就给我打电话,聊上一阵子。有时候几个战友晚上喝完酒,找个司机连夜就跑到青岛来。这样的战友能不交往吗?性情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是一个旅游城市,每年旅游季节,很多战友都来玩,以前是结婚旅游的多,现在是陪老人散心的、领孩子看大海的,有的战友干脆就是来喝青岛啤酒的。我都尽心尽力、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