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市场分析

一季度市场分析

2023年一季度已收官,期间科创50上涨12.67%上证指数上涨5.94%,深证成指上涨6.45%,创业板指上涨2.25%

其中,计算机板块涨幅36.79%,成为涨幅最大的行业,传媒、通信、电子分列其后,涨幅分别为34.24%、29.51%和1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无疑都与目前火热的数字经济及chatGPT相关,细分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通信、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传媒、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

图源: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对于基金来说,股票型基金平均涨幅5.44%,混合型基金平均涨幅2.68%

图源:w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wind

我们来看一下涨幅靠前的ETF基金:游戏、云计算、大数据。

数据来源:Choic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Choice

一季度涨幅靠前的场外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涨幅靠前的基金也大多与数字经济及chatGPT相关,来看一下相关基金持仓:游戏、传媒、软件、半导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季度基金理财总结

一季度基金理财总结

一季度基金收益率18.47%:动漫、传媒等数字经济相关基金提升收益率,航空、酒店、 餐饮、景点等混合消费基金收益较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收益由两只基金贡献:

一只影视传媒行业基金,年前买入的,原本买入动机是因为看好影视行业复苏行情没想到的是后来持仓股票莫名的与ChatGPT关联了起来,三月份涨幅挺大的,这属于无心插柳了

我在今年的布局文章中也说过,就消费行业来说,对于这只影视传媒基金,如果后期没有好的机会,不准备加仓了跌的多了,还是会入手的,感觉后期走势弱于出行、旅游相关板块基金

接下来视行情准备卖出。

另外一只基金就是在三月中旬才开始买入的一只基金,不到一个月涨了20多个点。

这只基金买的不符合我的投资策略,已卖出大部分,我更喜欢逢低分批买入

在相对低点尽可能多的买入其实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难度,难在基民的心理,回想一下上证指数在2400点、2500点、2600点、2700点、2800点、2900点时你的操作--是市场没给你机会,还是你被大跌吓破了胆,不仅没有逢低分批买入甚至割肉卖出手里的基金呢?

在A股这样的波动市场中,从不缺机会,我们应该去利用这种波动,而不是仅将其视为风险。

在今年的基金布局文章中,我写到‘今年合适的基金若有C类份额,我更倾向于选择C类’,主要是想及时落袋为安。

当时认为:

今年还是结构性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绝对主线,包括目前火热的信创,很难出现2021年新能源板块那样的行情,各板块行情持续性强度不足,所以赚钱效应还是一般

后期基金布局

后期基金布局

接下来的基金布局理念与年初大致相似,变化不大:更多的是学着应对市场,今年会顺应趋势

(1)消费板块:还会继续持有持仓以航空、酒店、 餐饮、景点等旅游相关板块为主的混合基金。

个人认为消费板块虽不如数字经济火热,但稳定性还是高一些。

白酒类行业基金暂时不打算配置,有需要的可以考虑含有三四只酒类股票的混合基。

(2)医疗:还会继续持有,目前持有基金持仓以创新药、医疗器械为主,正在逢低分批买入医药商业、中药的混合基金

(3)港股:波动较大,目前仓位不高,后续操作上我会逢【大跌】分批买入没有合适机会的话,就先不动了。

(4)数字经济:一定不要追高,接下来肯定会有回调,如果看好的话,可以逢低分批买入

我会持有相关混合基金。

既然是热门板块,总有人会因错过前期低点布局而痛心,那颗躁动的心总是忍不住想要追高买入:市场总在变动,但人性不会变。

(5)新能源:暂时不会持有。

(6)军工:暂时不会持有。

(7)半导体:暂时不打算持有,看后期是否跌出合理价位

(8)纯债基金:继续持有,作为避险资金。

去应对而不是预测市场。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