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中生来访个案渐渐多起来,好多孩子都产生了幻听。耳朵听到了各种声音,有几例个案我印象很深,他们上课时听到的是“音乐”的声音,个体反馈严重影响了学习,父母在网上搜索研究,得出结论--“耳虫效应”。
一接通电话,有的父母首先询问我是否了解“耳虫效应”?
我的回答是:“什么?耳虫?没接触过”。
“目前什么症状?”
如果,对话到了这儿,父母还可以耐心的描述下去,我是很乐意听听的,如果到这儿,父母停止了交流,没必要再给他谈下去了。
为何会不回答他的定义式问题呢?
因为,他的理解与实践误差会很大,另外,你还没有搞清他说的是“耳虫”还是“耳重”,你贸然发表高谈阔论,往往会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如果电话的另一头的人,又是那种偏激、固执、敏感、多疑型的,那更加重他对外界的不安全感,到处求医,直至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事实是真的是“耳虫效应”吗?
经评估后,我发现这几例竟然全是“幻听”,并非“耳虫效应”,在此,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耳虫效应”与“幻听”的区别,我们往往经常把这两种症状搞混,因为它们都与“音乐”有关,容易产生误判。
“耳虫效应”与“幻听”最大的区别就是:耳虫效应往往是想到音乐旋律,患者往往排斥这种想法,重点不在真实感的声音感受上,而是在“想”上面,想控制这种想法,而且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只是短暂的出现,不会给人带来长时间的折磨,患者描述时往往是停留在想法上面,很少反复的提到“声音”,即便提到了,也是一种“模糊”的状态,无法清晰描述到底是声音还是想法以及声音的内容是怎么样的。而且这种旋律往往是片段式的,往往不具有系统性,不具有完整性。
“幻听”往往可以体验到真实感的声音,其重点往往停留在“响”上,就是声音上,这种声音,有的感觉是外界产生的,叫“真性幻听”,有的感觉是大脑里面出现的,叫“假性幻听”,这种幻听往往与压力有关,压力一大,就会频繁产生,很难自行消失,持续时间较长,频度较高,个体非常的难受,总想摆脱这种痛苦。
幻听的内容往往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比如一个评论性幻听,个体往往会感觉到真实的主体及客体的存在,有议论者,有被议论的对象,还有议论的内容,虽然有时会有些模糊,但是内容的指向很明确,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无论是“幻听”,还是“耳虫效应”,其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然后辅助心理治疗。
这两种疾病的背后,个体往往会产生两种行为倾向。
第一种:患者带着症状继续学业
第二种:患者把这种状态与学习进行链接,总觉得因为这种状态的存在,让自己无法学习,会慢慢逃避学习,直至无法继续学业。
第三种:用伤害自己,来结束这种痛苦。
如果个体对学习比较积极主动,很少请假,可以按部就班的上学,不逃避考试,个体带着症状前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个体出现很少主动去学习,一提学习就烦躁,作业也不想做,考试也不想考,想学好,但又不行动;人际关系敏感,多疑……那最终发展成无法继续学业的可能性比较大。
如果个体,描述这种痛苦时经常流泪,觉得活着没意思,经常唉声叹气,情绪郁郁寡欢,存在自伤、自残行为,那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自伤、自残、自杀的可能性比较大。
签于其症状的复杂性,建议需要对个体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
1.个体是否把“声音”或“想法”与现实进行了链接?
2.个体是否可以区分这个声音或想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3.个体是否处于非常态的家庭环境或学习环境?
4.父母的心理是否处在非正常状态?
5.个体是否存在强迫思维或行为?
6.个体的家族系统是否稳定,是否存在系统失衡的状态?
7.个体成长过程中,是否受到过太多的管控?
8.个体产生这种感觉的背景是怎样的?
9.个体对人的关系,模式是怎样的?......
总之,一个心理问题的确定,必须要经过详细的评估,。
而且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实战经验,才可以对“幻听”、“耳虫”、“耳重(在此不作阐述)”做出正确的区分。
切勿简单的靠网络搜索,就下一个定义。这样,会让我们对这种症状的认知产生偏移,陷入固化的思维状态,从而也就无法对症治疗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