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没信心,受点儿挫折就不行了!”

“一考差了,我们还没说他,他自己就丧的很,抗挫能力太差了!”

“这怎么好呢?”

很多孩子,一旦受到挫折信心就大打折扣,很容易一蹶不振。

而赋能式沟通的重点就是帮孩子提高自我效能感,让孩子深信“我能行”,从而催生出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第一,要教孩子正视失败,正确地进行成败归因。

就像李松蔚老师与女儿的对话,既接住了孩子恐惧的情绪,又让她用平常心去看待失败,从而在孩子内心种下“我可以”的种子。

我儿子平常数学一向不错,每次都能在95分以上。

结果有一次,他只得了84分,整个人闷闷不乐的。

我就拿着卷子帮他分析:“这次的题明显比之前的要难,而且有很多题型也是你没接触过的,做不出来也正常,不是你能力的问题。”

听完之后,儿子的脸上重新浮现了笑容,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第二,就是给孩子具体、诚恳的高质量鼓励。

经常鼓励孩子确实会让孩子越来越自信。

但仅靠简单的“我相信你可以的” 、“你能行”这类鼓励,很难带给孩子“我能行”的信念,还会给孩子徒增压力。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具体的、诚恳的肯定,也称为“高质量鼓励”。

谷爱凌的母亲从来没有要求女儿力争第一,而是告诉女儿只需要挑战自己。

13岁,谷爱凌第一次参加职业公开赛,重重地摔了一跤,沮丧不已。

妈妈却温柔地拍着她的背说道:“你13岁就和那么多成年人比,我为你感到骄傲。”

所以,她能承受艰苦的锻炼和伤痛,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不断取得好成绩。

赋能式沟通会让孩子学会肯定自己,建立稳定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