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这样写道: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相信你肯定也不止一次地听到“精神内耗”这个词。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引起精神内耗的原因是什么?
一提到精神内耗,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内心戏很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甚至真的有人严重到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精神分裂。
但这些统统都只是精神内耗的表现形式,不是原因,只有那些真正能让你的内心戏不断推演的东西才是原因。
这些东西与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和在环境中习得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成长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于1967年提出“习得性无助”概念,其含义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简单来讲就是从小到大被迫营业,最后不得不接受某些扭曲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
每一个原生家庭都会不同程度的给人留下“习得性无助”。
比如一个打击式教育下的孩子长大后会本能的回避对权威的挑战;
一个从小没有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在关系中比普通人更难表达自己的爱;
一个被安排妥善一路顺风顺水的孩子更容易丧失人生的意义感。
不同的生长环境会导致个体人格特征的良莠不齐。就像九型人格里描述的那样;有的追求完美,有的过分讨好,有的追求实干,有的追求享乐,不同的人格各自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但外界信息对个人的包裹是全方位的,那些信息将会无差别涌向个体;随着个人信息接触面的扩大,个体一定会遇到那些自己害怕触碰到的问题。
比如直来直往的人会遇上人情世故;兢兢业业做事的人会遇上投机取巧;真诚的人会遇上欺骗;恋爱至上的人会遇上情侣之间所谓的“距离”或者“私人空间”。
每种人格都难免在社会这个染缸里染上自己不喜欢的颜色,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存在精神内耗的潜在因素。
这个因素,就是原生家庭培养出来的三观。
思维因素
三观的排异性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根源上讲,三观都具有排异性;我们不太能够容纳那些与自己看法相左的人和事。
同时,人会本能的追求安全感和确定性,面对新信息的时候一定会忍不住去思考,脑补,解释。
但这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在“习得性无助”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三观,会在个体的潜意识里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
比如长期被指责的孩子内心会有极强的反驳欲,在面对权威的时候会习惯性反驳;
从小被管控的孩子会缺乏自我决策能力,面对选择的时候会犹豫不决;
一个宠溺过度的孩子会过分抬高自我价值,他们在人际关系里更加追求权威。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用固定的思维逻辑解释不同的事件,同时又排斥那些三观以外的观点,这个就是个体精神内耗的主要原因。
单向思维
随着时间的沉淀,这种思维模式会被潜意识默认,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一种“预设”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描述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都是用我以为的逻辑运转的。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不管别人发表什么观点他都会反驳“不一定”或者“你不懂”;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把责任全归咎于对方;多问几个问题他就会不耐烦的呵斥对方是不是听不懂人话。
他们不是在针对谁,而是在反驳自己逻辑以外的信息,或者说反驳就是他们处理信息冲突的方式,很明显这是一种单向思维。
这种单向思维的特点是:所有的怀疑,脑补,解释,甚至是情绪都是基于自己的三观得出的结论,他们越是维护自己的逻辑,结论的针对性就会越强。
在阿尔伯特·埃利斯的心理研究成果里,这样的“单向思维”被明确为了: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和绝对化要求。
理性的扰动
当单向思维刻进潜意识之后,就会指引他们只重视那些“自以为正确”的观点,驳斥那些“自以为错误”的观点。
就像大男子主义一样,不允许其他人出现自己选择以外的选择。
但理性的加入将会彻底打乱这种单向思维。在理性的加持下,不管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对方的选择,都会变得不是那么绝对的正确;这个时候个体的思绪就会陷入混乱,开始内耗。
我也经常感受到这样的内耗。
比如在我发布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也会去思考自己的内容会不会没质量;万一没人看怎么办,万一说的不对被喷了怎么办,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但结果是,除了我假设的一些我认知范围内的信息,还有很多我认知以外的信息,比如平台算法,用户人群等等。
我也会用客观事实反驳自己的想法比如内容的受众面,内容本身的质量,运营手段,营销宣传等等,即使是这样我也依旧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自我反驳,然后无限延伸。
后来我发现,不管我再怎么去修正我的观点都无法得到我想要的答案,因为找到答案并不是我内耗的目的,表达观点和释放情绪才是。
所有的假设或者内耗都是基于我“以为”会发生的事或者我“担心”会发生的事,像这样在自己的逻辑框架内再加上理性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画地为牢。
主观内耗
如果仅仅用自己的逻辑或者三观去解释外界,就会有一种被针对感。
比如,我中意的情形会嫌它来的不够多、不够彻底;厌恶的情形会驳斥它来得不对,来得不该;我也会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故意吊着我?是不是在考验我?
我们会在不经意间夸大事情的严重性,过分的总结事情的性质,强烈要求得到某个结果。
即使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教授,也会因为工作被打扰,大声呵斥女儿去做作业或者睡觉。
但这样的思考方式显然不尊重“事实”也不承认“事实”。
什么是“事实”?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期待是事实,未知的信息是事实。
那些个体以为的原因或者推论的结果绝大多数都只是假设,可它们却占据了一个人的大部分心智,所以会陷入内耗。
后来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怎么能保证别人对我是否满意呢?我只能保证自己是不是用尽全力。
就像试图解读对方行为动机的情侣,小心翼翼害怕触碰对方底线的朋友,自以为互相了解的家人。
如果你足够耐心的去探索就会发现,对方的真实情况跟自己想象中的有着巨大差距。
结语
我们大多数的内耗都是习惯性内耗,也是内循环式内耗。
回到原点,内耗的本质其实就是换了一种方式表达观点和释放情绪。我们会觉得它难以捕捉,是因为它一直都跟个体的生长环境和与生俱来的思维方式捆绑在一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