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与公益讯(曹耀文 推荐)今天是2023年3月的最后一天。一大早,在西园街道办事处文化社区工作的顿艺卓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手机号,还是那个人,这已经是不到半个月接到他的第六个电话了。
“你好”,顿艺卓礼貌而淡定地接通了电话。“还是那句话,你想当面感谢,我接受;你要酬谢,我拒绝!”
她为什么会用这种口气回应对方?事情还要从3月18日那个不寻常的夜遇说起。
(一)
那是一个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的夜晚。顿艺卓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洗完脚骑车回家,走到慎阳路美域美家小区附近时,透过昏黄的路灯,她忽然看到路边躺着一个人,一个年龄在30岁左右的男人。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感,让她停下电动车走了过去。只见那人上半身悬在绿化带里,下半身拖拉在冰凉的水泥路上。她喊了两声“同志”,没有回应;她又摸了摸那人的手,没有一丝热气,也不知道他在这里躺了多久。
当下虽然已进入三月季节,但早春的室外,昼夜温差依然很大。他如果是病倒在这里,加之夜晚风冷气寒,时间长了是很危险的。
顿世艺卓来不及多想,跑到小区大门口叫来一位保安,让他仔细辩认这个昏倒在地上的人,是不是该小区的住户。
保安探下头看了看,摆摆手,走了。
时不时有从身边走过的行人,也有匆匆驶过的汽车、电动车、自行车,没有人注意到,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个女孩子,和一个倒在地上不醒人事的大男人究竟发生了什么。
顿艺卓看了一眼扬长而去的保安,叹了口气,迅速拿出手机拨通了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
按道理说,故事进行到这个时候,顿艺卓可以退场了,她已经难能可贵地做完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她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了。
然而,顿艺卓没有走。她先是脱下自己的外套,盖在那个昏迷不醒且素不相识的男人身上;又蹲下身子,用自己掌握的医疗救助常识,不停地交替揉搓那人冰凉的双手。她无论如何要让这个昏迷在路边的人坚持到医生到来。
过了大约十分钟左右的时间,110和120的车很快赶到了。顿艺卓作为报警求助的当事人,简单陈述完事情的经过,又匆匆到附近一家小商店买了一瓶矿泉水,交待医生等那人醒了让他先喝点水。等警察和医生忙完现场查勘,回过神想当面表扬顿艺卓救人于危难时,不知什么时候她已悄然离去。
两天后,被救人通过110工作人员得知了顿艺卓的电话,于是便有了故事开头出现的那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顿艺卓202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在西园街道办事处文化社区见习还不到半年时间。这是一个在家里家外都显得十分懂事的好姑娘。看到父母一天到晚工作繁忙,她尽可能地把家务活揽下,下班回到家先做饭,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基本上成了她的“第二职业”。
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得离她家比较远,晚上下了班,她就拐到爷爷奶奶家,给两位老人做饭、洗头、洗脚、剪指甲,一直陪他们到上床休息才离开。
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顿艺卓在单位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责任心强是出了名的。去年10月的一天早上,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根据上级安排,她要到一个较远的社区负责核酸检测。父母心疼孩子,想让她等雨小一点再骑车赶过去。她看了一下表,只说了一句“谁知道这雨会下到啥时候”,便头也不回冲出了家门,瞬间淹没在如帘似雾的滂沱大雨中。
采访结束时,西园街道办事处文化社区孟宏升书记这样评价顿艺卓:她在工作上从不计得失,加班加点时间再长再晚毫无怨言。在单位,她就像是一团火,温暖、鼓舞着身边那些熟悉和不熟悉的人。(作者:阮晓林 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