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对华沙的访问果然不是空手而归,只是新的“战机联盟”能否改变冲突局势,连乌军自己都说不准。

据路透社4月6日报道称,波兰将帮助乌克兰组建西方大国的“战机联盟”,为表决心,波兰将再提供10架米格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信号,其实各国并不意外,因为东欧国家向乌克兰提供苏式战机是从冲突爆发至今的习惯。

至于东欧还有多少苏式战机能被用于支援乌克兰,就不得而知了,但苏式战机毕竟是个存量市场。东欧绝不可能再另辟一条苏式武器的生产线,单为支持前线乌军作战。

军援彻底北约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因此,乌军所使用的战机迟早也会被换成F-15、“阵风”等美欧研制的战斗机,而美英德法对此均未表态。

先前的“坦克联盟”中,波兰虽然表现得格外积极,但究其根本是美、德也有意提供主战坦克。

乌克兰战场形势十分激烈,俄军虽然掌握制空权、制海权,但实际进展并不理想。北约也想通过对乌克兰地面武装力量的支持,继续消耗俄罗斯的实力,因此援助上百辆主战坦克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乌军就算作战再英勇,也不可能直接将战线推进到俄罗斯边境。

可一旦乌军装备了北约战机,后果则全然不同了。

如果乌军直接闯入俄罗斯领空,或在域外发动攻击,袭击俄本土,性质则会升级为俄罗斯同北约之间的对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西方大国的集体沉默,也证明了北约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而波兰这招“逼宫”能否奏效就要看西欧与美国的表态了。

泽连斯基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波兰成为俄乌冲突的后勤基地,而事实上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也乐于卖这个面子。

两国在华沙签署了《乌克兰重建合作备忘录》与联合生产125毫米口径坦克弹药的合作协议。

从种种痕迹而言,西方已然将俄乌冲突当作一场持久战看待,甚至打算在乌克兰附近打造一套完整的军火供应链。

反观俄罗斯也有类似的打算,在梅德韦杰夫的督促下,原有的军工产业火力全开,而转型后的工业链与对外合作也将着力投入生产。

这样的准备,绝不是为即将到来的春季攻势,而是为更持久的战争做准备。

在泽连斯基罕见出访时,普京也在克里姆林宫迎来自己的老朋友,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俄白两国的频繁联动让西方嗅到局势随时会升级的苗头,担忧冲突局势会在下半年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首先,白俄罗斯与乌克兰和波兰接壤,俄军甚至能再开辟一条直通基辅或乌西地区的新战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智库与美国战争研究所虽普遍认为此方案并不现实,但会尽快结束冲突,普京或许会剑走偏锋,对乌克兰实施“斩首行动”或切断北约军援的补给线。

其次,波兰的利益也是冲突无法尽早结束的重要因素。

波兰驻法大使曾明确表达,如果乌克兰战败,波兰不会坐视不理的明确念头。

这说明波兰人已经深刻感受到“唇亡齿寒”的威胁,又或者是为以武力在乌西建立“停火区”而做的铺垫。

无论是哪种可能性,波兰都在明确警告北约国家,如果西方放弃援助,波兰将对俄乌冲突付出实际行动。

当北约成员国与俄罗斯正面对峙,后果自然是不可想象的。

今年年初,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都表现出俄乌冲突的严重担心,生怕会引起局势的升级与外溢。

现在看来,无论是即将出现在战场上的贫铀弹,还是引起周边地缘政治的连锁反应,都将致使冲突严重升级。

与之不可避免的,则是俄罗斯与北约的正面对峙以及美俄两个核大国之间的对抗。

同时应当注意到,全球贸易供应链与金融系统正在面临重大的挑战与风险,连续不断的“黑天鹅”事件或许会导致美国“大国对抗”的战略彻底失灵,因而跌入战争的泥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最想主动卷入的战争,恐怕就是东亚局势了,近期美菲频繁的联合军演就是一种挑衅与准备。

在即将形成的新格局中,各国与地区应该正视自身利益,从而保证持续的良性发展。欧洲该如何转向,而西亚的印度又将作何抉择,美国是否会孤注一掷等等,这是本世纪最值得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