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纸砚作为文房四宝,一直以来都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对于“纸中之王”的宣纸的喜爱更甚。坊间更有存钱不如存纸、老宣纸比黄金还要贵等传闻。
难道这是收藏届的新宠吗?宣纸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收藏价值那么高?
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关于宣纸的制作流程视频。据悉,这是前几年安徽泾县为国家画院制作三丈三宣纸的场面。画面中,一共44名技工齐心协力、手工制作出了世界最大的宣纸。
这张超级宣纸宽3.3米长11米,2017年售出价格高达9800元1张,2018年已经上涨至11000元1张,确实是纸比黄金贵。
业界声称,严格意义上只有产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宣纸,才能称其为宣纸。因为真正的宣纸,是以檀树皮和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配置独特的山泉水再加上传统手工工艺技法制作而成。
产自中国安徽泾县的宣纸于2005年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宣纸制作工序繁杂,只能人工制作且不能被机器替代,所以非常珍贵。
考究一下过往历史,最早的宣纸来自宋代张即之抄经册《华严静》,目前被珍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在中国古人的概念中,宣纸寿命超过所有亚麻布,所谓“纸寿千年”就是这样来的。如果不是遭遇到火灾和水灾等自然灾害和刻意毁损,宣纸的寿命和贵重超乎人类的想象。
被拍卖出4.4亿元人民币的齐白石《松鹰图》属于纸品书画,除了技法技艺精湛等,宣纸的价值也跃然其上。如今回想,是不是觉得这多少有点不可思议?现如今社会节奏快,机器效率高,反而具有慢文化厚底蕴的文艺品越来越具有价值了。
宣纸是中国的传统工艺,那它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难道每一张宣纸的制作都需要44名技工来共同完成吗?
宣纸的制作工序,以上面提到的“超级宣纸”为例子。宣纸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珍品,每一张的诞生都需要历经108道工序。制作的宣纸尺寸越大,所需要的技工就越多。这意味着宣纸的抄制难度越大,价值相应的也越高。
根据视频资料,三丈三的“超级宣纸”整个制作工艺过程需要技工有:捞纸工44名,辅助工8人,晒纸工20人,剪纸工4人。“超级宣纸”的工艺过程包括了选料、选检、碓皮、切片、踏料、袋料、捞纸、晒纸和剪纸等。
选料子最关键的就是必须以青檀树韧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然后这两种原料还需要经过日敷一敷的浸泡和蒸煮以及摊晒才能使用。在接下来的工序中,其中最重要和最耗功夫的一项就是捞纸。
因为捞纸是目前宣纸生产过程中难以被机器代替的工序之一。关键是,捞纸需要的44名技工不是随便就能上的,必须至少要练三年才能成为熟练工。技工们在捞纸的时候,会喊着嘹亮的号子,动作整齐划一,不断地掌帘和抬帘,宣纸便慢慢初具雏形。期间技工的相互配合和默契,会影响纸的匀度和厚度。
捞纸完后紧接着就进入了晒纸工序,人工晾晒放到烘房中,再用松毛刷子将纸张刷在纸壁上,等到烘干后就可以揭下来了。最后,会根据最终成品所需要的尺寸进行剪纸。视频里的“超级宣纸”原尺寸是宽3.6米长11.4米,经过裁剪成品尺寸为宽3.3米长11米。
宣纸的制作不易以及价格昂贵,具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有人说宣纸越陈越好,这是真的吗?这是不是也属于它的一种收藏价值呢?
根据报道显示,199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50周年,安徽省泾县的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专门出了主题宣纸。据称当时出厂价一刀是3000多元,目前市场已经涨到20000万以上。
而香港回归纪念版宣纸,出厂价2800元,现在涨到了10000万以上。具有“千年寿纸”之称的宣纸,发展至今,已经慢慢淡化了书写和画画等工具性的视野,反而成为了不少画家和收藏家的艺术品。
在今年的收藏品市场上,出厂价一刀为600元的2003年的红星净皮单宣纸,已经涨到了3000元。宣纸的传奇自诞生以来,就有着千年不绝的大放异彩之珍稀。这是因为除了宣纸本身的手工工艺精湛繁杂外,还因为宣纸确实越陈越好,就好比陈酒一样。
宣纸特别适合保存收藏,据悉一张宣纸可以保存800到1000年。非常神奇的是,宣纸越陈越适合书写。收藏届普遍认为宣纸保存5年以上的都可以称为“陈纸”。
越老的宣纸,纤维会逐渐绵润结实。这是因为时间越久,纸的纤维会在空气中自然氧化,达到的润墨效果就越好。
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润墨效果,宣纸完成之后长时间的保存可以让纸纤维更加淳化。所以,不管是从历史文化意义角度看,还是本身制作工艺和特色亮点看,宣纸收藏价值确实比黄金珍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