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生生不息,滋养着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也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精神资源。

今天我们如何读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何建立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版图?

我社“中华文化新读”丛书以对中华文化的前沿研究为立足点,汇聚重磅作者的原创成果,以当代视角和普及语言解读传统文化,大家写小书,国故出新知。这是一套全景展现、局部解析中华文化的读物,也是一种深入浅出、以新视野开拓传统价值的呈现。

2021年11月,“中华文化新读”丛书六种正式出版,深受读者好评,全部入选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非虚构类原创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3月,时隔年余,该套系新的四种接续出版,“中华文化新读”丛书蔚然成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此春和景明、惠风和畅之时,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活字文化与四川人民出版社协办中华文化新读丛书发布会暨快雪讲坛启动仪式将于4月10日(星期一)在北海公园快雪堂举办。恭迎群贤,无分少长,共倡国学,以成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文化新读丛书“发布会

2023年4月10日

北海公园·快雪堂

BOOK

《春秋十日谈》

刘勋 著

2023年4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春秋十日谈》包含了春秋时期极为重要的十个历史事件或人物,深入剖析传世文献和新出土文献对相关事件和人物的记载, 在此基础上试图重新构建由于记载缺失而残破不全的历史面貌。通过“新读”这十个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读者可全面了解春秋时期各种政治场景,以古鉴今,从而具体而生动地理解“春秋”这个中华文明的鼎盛时代。

刘勋,1980年生,湖南长沙人。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学助理教授,上海国学新知传统文化学习中心创始理事。2009年回国后长期从事春秋史研究和普及工作。

《文物中的鸟兽草木》

刘敦愿 著;郑岩 编

2022年12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没于古代器物与画像中的鸟兽草木,题材广泛,映现着人们与自然界生物丰富密切的关联,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含义和艺术脉络。本书通过描述这些图案、纹样的风格,剖析其意涵,来推想古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改造与利用,复原彼时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活,追踪古族的征伐与迁徙,再现悠远的宗教礼仪与信仰,呈现出考古材料多方面的价值。

刘敦愿(1918—1997),湖北汉阳人。山东大学历史系、中文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美术史学家。1930—1944年就读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毕业后曾在四川省图书馆等单位工作。1947年应聘于山东大学,先后在中文系、历史系执教。早年致力于山东地区田野考古调查,对建立山东早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有重要贡献。晚年专注于美术考古研究,针对史前陶器艺术、商周青铜艺术、东周与汉代绘画艺术等问题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著有《刘敦愿文集》。

郑岩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曾在山东省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多年,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有《逝者的面具》《年方六千》《铁袈裟》等。

《公天下与家天下:大同、小康与儒家的社会理想》

干春松 著

2022年12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天下大同,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共有和共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影响了近代中国人对共和政治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接受。由《礼记•礼运》等文献所提出的“大同”“小康”的说法,可以深化我们对诸如贤能政治、禅让和世袭、礼制以及亲亲、尊尊等儒家政治思想核心概念的理解。本书详细梳理了大同、小康观念的演化,勾勒了儒家对天下国家的认知途径,立足于文明的多样化、民族国家的世界体系,指出建立突破民族、地域、国家局限的人类共同意识的必要性。这可以帮助现代人理解中国传统的秩序原理,体察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复杂面向。

干春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领域:儒家政治思想、儒学与现代中国等,著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制度儒学》《儒学小史》等。

《拥书万卷面百城》

韦力 著

2022年12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浩瀚丰厚,既有官方传统,也有民间递传。本书不欲从全面宏观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介绍,而是聚焦其中连绵不绝的民间藏书文化,以书楼、书事、书家三章为结构,选取藏书历史中较有代表性的藏书楼、藏书家,深入他们的藏书轶事、书香传奇,在历史与现实的绵密交织中,让读者进入中华书香文化的世界,进而探索中华文化斯文不绝背后的精神脉络和文化内涵。

韦力,著名藏书家,北京故宫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嘉德拍卖等数家公司古籍顾问。浸淫古书三十年,留心古书版本、递藏掌故之外,致力于中国古代藏书家遗迹的考察与研究,收藏古籍七万余册,拥有个人藏书楼“芷兰斋”。著有《书魂寻踪》《鲁迅古籍藏书漫谈》《鲁迅藏书志》《中国古籍拍卖述评》《芷兰斋书跋初集》《古书之美》(合著)、《失书记•得书记》《古书之爱》《古书之媒》(合著)等。

《兴于微言:小词中的士人修养》

叶嘉莹 著

2021年11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叶嘉莹先生关于两宋之苏东坡、辛稼轩,至清之张惠言、陈曾寿,再到民国之吕碧城、沈祖棻诗词作品的赏析。叶嘉莹先生特意选择的这六位作者,其创作主题超越了传统词作所聚焦的儿女之情,将传统读书人于小词中折射出的隐忍持守、家国抱负尽数展现,极佳诠释了“兴于微言”的词之特质,以及潜藏其中的士人修养。叶先生在书中对其词作及背景进行了细致地剖析,生动地讲解,使读者得以领略诗词中超然于个人得失之外的忧患意识与修养境界。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50年代年起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60年代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州立大学任客座教授。1969年移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79年开始回国讲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授课。1993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1999年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1997年以其退休金及恩师顾随名号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获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6年获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后在南开大学捐设“迦陵基金”,志在面向海内外弘扬中华诗教。著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名家论稿》等数十部作品。现为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

《沉沙无意却成洲:中国经济改革的文化底色》

厉以宁 著

2021年11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经济学泰斗厉以宁先生的经济学随笔,由著名学者车耳选编,既有作者游历希腊、法国、德国瑞典等地触景生情对货币超发、农民进城、全丢一年的和三第三次分配等问题的思考,也有作者在各种场合发言和各种著述中对中国股份制改革、公有制企业、生态文明等问题的阐述。跟随厉以宁先生的游历和思考,可以窥见中国经济改革和新文化建立的同步递进关系。源于中华文化的浸润和超越性的视野,厉以宁先生对“中国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自信”。

厉以宁,1930年生,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工业化和制度调整》《希腊古代经济史》《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等。他是我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参与推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持起草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对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

《激活儒学》

王蒙 著

2021年11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通过深入解读以孔孟荀为代表的早期儒学的观点,引申出传统儒家文化在当今社会对匡正价值观、建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民族向心力、共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了儒学之要义——“仁”的内涵与意义,以及孔子的一些代表主张,如修齐治平、中庸等;第二章围绕儒学体系中的“君子”与“小人”之辨,进一步阐释了儒家精英主义之内涵;第三章则以亚圣孟子为主题,说明阐释了孟子最为核心的主张,如义利分明、民心、为学之道等;第四章以荀子思想为纲,阐释了“左右逢源”之来历、君王与臣子之道、顺应人事等具体主张。

王蒙,1934年生,人民艺术家,作家,学者。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原文化部部长。代表作有《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我的人生哲学》《王蒙讲孔孟老庄》等。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曾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等荣誉。

《儒学今读》

陈来 著

2021年11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周易》《大学》《中庸》等先秦儒家典籍出发,梳理儒家核心思想,在当代语境里阐发儒学的价值,论述当代价值观如何从儒家思想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源泉。问题鲜明,提纲契领,讲座式语言,是一本给普通人读的儒家文化著作。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著作四十余种。

《北宋:山水画乌托邦》

西川 著

2021年11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宋画包含着中国美学的基因。宋画,尤以宋画山水,是中国画的高峰。本书是著名诗人、文化学者西川痴迷深研北宋山水画多年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提出“唐诗宋画”可相媲美的新锐见解,带领读者领悟宋画的艺术精髓和精神境界。书中讨论北宋山水画家烛照今人的艺术成就及相关绘画思想和历史背景,展开历史、政治和艺术的视野,剖析北宋士人的思想和世界观如何使其艺术立于世界之巅。

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校图书馆馆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有诗集、专论、译著、编著约三十部。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其中包括:鲁迅文学奖(2001)、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年度作者奖(2018)、瑞典马丁松玄蝉诗歌奖(2018)、日本东京诗歌奖(2018)等。2019年德国柏林国际诗歌节宣传册称赞西川为“当代诗歌的重镇之一”。

《〈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

刘宗迪 著

2021年11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解答三个问题:1.《山海经》是怪物志吗?2.《山海经》是妖怪谱吗?3.《山海经》是神话书吗?作者刘宗迪带领读者漫游于书中众山之间,以“妖怪、万物、星空”这几个主题出发,为我们揭秘这部奇书成书的现实背景,澄清之前许多就事论事的误读,带读者领略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窥见其与历史传统的关系。

刘宗迪,1963年生于山东即墨,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神话学、口头诗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失落的天书》《古典的草根》《七夕》等书。

我们拥有同样的音频和心跳

扫二维码关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文学出版中心

初审:王 雪

复审:王其进

终审:黄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