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中秋过后,亮度降低,人到中年就要休息了。”

很多人说,人到中年,一切都成了定数,没必要多此一举。

其实中年才是人生真正的分割线,后半生怎么走,取决于这个时期的选择。

人到中年,只有主动选择做出改变,才能让余生一帆风顺,无忧无虑。

01

思维需要改变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如果总是陷在固有思维里,很容易陷入死角,无法自拔。

看到一个关于麻家鱼的故事。

生活在深海中,春夏是捕捉麻加鱼的最佳时间。

渔民会用一个有着厚厚的孔的网来捕捉它。他们只要绑上铁块,放入水中,用渔船拖着就能拦截鱼。

来这里玩的游客都很不解。这么大一个洞的渔网,三面还开着,怎么能钓到呢?

但出乎意料的是,渔民们把马家鱼一条接一条地装上了船。

原因是什么?

原来马家峪有个特点。只要认准一个方向,就会一直往前走,不会有任何改变。

渔民深信马家屿不会改变前进的方向,让他们每次都能满载而归。

人不是马立克嘉鱼。固化的思维让我们一路走到黑,却依然看不到希望。

有时候,坚持的太多,会变得固执,盲目的坚持只会让我们失去人生的方向。

与其这样,不如“过山我来过”,学会变通,把心态转过来,你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宋代李进说:“救弊之术,不外乎变。”

河流之所以能流向远方,是因为它们善于转弯。

人也是如此。人生的高度有时取决于思考的角度。只有学会改变,才能看得更远。

人生的后半辈子,换个思路,活出高的心态,无论多大年纪,依然可以是人生的掌舵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这个圈子需要改变

有句谚语说:“鱼找鱼,虾找虾,骑乌龟找乌龟。”

人的生活离不开朋友和圈子,圈子里有什么样的人,就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腾讯新闻有过几篇这样的报道:

山西某大学同宿舍有六个同学,也都考上了清华。

甘肃农业大学一个宿舍6个男生全部考研。

山东女神学霸宿舍6名同学考上了“985”研究生。

可见,人置身于什么样的圈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好的圈子会改造人,坏的圈子只会拖累我们的生活。

《后汉书》说:“进兰芝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久不问。”

只有志趣相投的人,才会互相吸引,互相成就。

在天空中翱翔的苍鹰永远不会错过鸡舍,鸡舍只会失去飞翔的雄心。

人也是如此。与其鹤立鸡群,不如脱离人群,寻找自己的圈子。

和低层次的人在一起只会导致人生的衰败,而和有远见的人在一起会把你引向人生的后半程。

以前有太多的圈子一步步拖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经历都是完整的。只有适当地从自己的圈子中减去,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生活才能更加精彩。

从18岁到中年,不需要去迎合世间的各种纷扰。只有远离那些嘈杂的声音,改变自己的圈子,才能活得高,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这种模式需要改变

这辈子,是格局框定了我们的命运。

清代学者曾把人的境界和格局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镜中望月,第二类是庭中望月,第三类是登高望月。

大部分人属于第一类,被自己的格局框住,只能隔窗望月。

几个人会在院子里看月亮,却发现院子里的视野更开阔了。

只有少数人属于第三类。他们站在高高的平台上,跳舞以明确自己的影子,与月亮玩耍,体会生活的真正乐趣。

人有了格局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观?“在格局之上,你可以一步步看清一切。”

人的一生无非就是修行。有些人一出事就深陷困境,有些人还在监狱里却依然平静的活着。

众所周知,霍金教授一生都被限制在轮椅上,但他的模式是非凡的。

他喜欢书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我可以被关在核桃壳里,把自己当成无限空间之王。

我把这句话写进了自己的书名,出版了《壳里的宇宙》一书。

命运给了他悲惨的人生,他却用自己的格局改变了人生。

其实命运总是公平的,有时候只是我们自己开错了窗。

就像于丹曾经说过的,“井里的青蛙怎么会知道什么是广阔的天空呢?”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只能看到眼前的经历,而当一个人已经看到远处的山海时,眼前的尴尬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真正成熟稳重的人,懂得远离不必要的琐事,遇事看得高,想得远,计较少,反思多。

人生的后半辈子,格局要放大,眼界要开阔,处处都能一帆风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笑傲江湖有句谚语:“男人,要学会向前看,因为每天都没有回头路。”

人到中年,过去就过去了,最好的选择就是一个字:改变。

学会改变思维,活出高的心境;

学会改变自己的圈子,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学会改变自己的格局,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更舒适。

愿你我都能看清生活的本质,智慧而清醒,真实而通透,成熟而稳重,余生不彷徨,找到新自我。

感谢关注,与您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