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何不趁机进攻苏联,而是作死去挑衅美国?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起闪击战,并且成果斐然,很快就消灭了大量苏军,而后兵临莫斯科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作为轴心国之一,德国最重要的盟友——日本,却没有按照人们预想的剧本一样,向苏联远东发动攻击,反而在半年后偷袭美国珍珠港,向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美国挑衅。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以日本的国力,在深陷中国战场泥沼的同时,还去挑衅美国,无疑是在自寻死路,简直不可理喻。但是,日本为何还是选择了这条看似注定走向失败的道路呢?

就根本原因来说,是“打不打得过”和“值不值得打”的这两个问题之间的权衡。

早在二战爆发之前,日本在决定找方向时,日本国内就有两种方向的争论,分别是对苏联作战的“北进”计划以及南下进攻东南亚的“南进”计划。而日本决定对美国发动战争,其实也正是日本北进计划遇挫,转而执行南进计划的结果。

1939年,日本为了占领蒙古哈拉哈地区,获得“北上”对苏进攻的跳板,选择进攻蒙古国,最终战事扩大,日军和苏联红军在诺门罕地区进行了交战,战争最后以日军第七、第23师团被重创,最终不得已求和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此战,日本意识到苏联红军的强大,而且苏联远东地区资源也很有限,打起来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就搁置了北进计划,转而策划南进。

但是当时美英势头正盛,日本自知难以力敌,所以也并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举动,而是在默默的积攒实力,等待时机。

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在德国凌厉的攻势下,法国政府很快投降,接着德国开始策划对英国的进攻计划,六月又向苏联宣战。自此欧洲各国自顾不暇,无力支撑远东局势。

日本认为发动南进,进攻英、法、美等国的东南亚殖民地,掠夺东南亚丰富资源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当时的日本虽然陆军表现乏力,但是海军实力却很强大。日本海军实力仅次于英美,位居世界第三,加上英美海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而日本海军则集中于太平洋,所以只要能够发动一次奇袭,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海军就能在太平洋上占据优势,陆军也可以顺利的在海军支持下发动对东南亚地区的进攻,东南亚丰富的资源唾手可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行“南进”计划,除了胜算高、回报大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在二战爆发后就开始对日本实施制裁,切断了对日本的钢铁和石油出口,使日本战争机器愈发难以维持。所以为了破局,日本也必须想办法打破美国对日本的封锁,寻求回旋余地。

所以,在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日本对美宣战已是定局。

最终,1949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珍珠港基地,并正式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自此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