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家庭和多子女家庭,究竟哪个更幸福?这大概是网上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
对比网络上的各种声音,发现大多数人好像都认为独生会更享福。于父母而言,一个小孩家庭经济负担更小,能集中把家庭资源都押注在他们身上。
对子女来说,从小能享受到父母全部的爱,以及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这是无比幸福的事情。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不出三十年,独生家庭或添新暗伤
殊不知,凡事总是有利有弊的。作家茨威格在《断头皇后》中提到过这样一句话:“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独生子女的新暗伤,或许不出三十年就会显现,他们童年有多幸福,成年后就有多苦。
据统计,从1980年开始执行计划生育,到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约有1.76亿的独生子女诞生。
独生子女,似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烙印,他们的出生,承托着社会和家庭的希冀。
童年时享受了所有人关爱的他们,不出三十年,当父母年华已逝,自己走入社会,成为中流砥柱时才发现,原来他们早已“四面楚歌,腹背受敌”。
一个又一个的暗伤,将来到独生子女的身边。
在爱中裹挟到大的孩子,成了社会的“巨婴”
在计划生育下诞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长。
社会高速发展,家里的条件相较过去飞跃式提升,从小在动荡艰苦岁月中成长起来的父母,往往就会把自己不幸的童年投射在孩子身上。
看见孩子就有一种付出欲,想要把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买给孩子,借此来弥补自己童年时的遗憾。
尤其是家里只有一个小孩,家里所有的长辈都会溺爱。大部分独生子女出生后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在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通常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一是成为“家庭的吸血鬼”,社会的“巨婴”,明明生理上已经成年,心理却犹如婴儿,自私自利,对父母依赖性太重,进入到社会后难以生存。
二是孩子被溺爱控制,被父母的假爱吞噬以后,活成了“爱恨纠结体”,孩子一方面沉溺于父母的爱中,又忍不住想要逃离父母的掌控,对父母又爱又恨。
人世间大部分的爱其实都是功利性的,独生家庭中,父母对孩子越关心,其实也就意味着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就越高,掌控欲也就更强。
高昂的养老压力,让孝顺成了一件奢侈品
“独生子女到了中年,就是活不起、不敢死,每天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赖自己的人。”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独生子女的真实心声。
以上这张照片,来自河北省张审军的《独生子》,它入选了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照片一出,引发了不少独生子女的共鸣。
孤身奋战的独生子女们,童年时享受了多少的爱,成年后就得回馈多少。为了支撑起一个家,他们不敢远走,不敢生病,更害怕父母生病。
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击溃整个家庭,没有任何依靠的独生子女,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出现差池。
更为关键的是,即使父母身体都健康,但大部分家境普通的独生子女身上要背负的养老负担,也注定要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要来得辛苦。
某社交平台上有个“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群,里面有九万多名成员,点开首页就能看到,里面有不少成员都在讨论,生活的绝望、养老的负担。
养老保险、住院陪护、婚嫁问题,频繁被提及。
有人未雨绸缪,二十出头就为养老发愁,生怕哪天父母生病,自己既出不了钱,也出不了力,枉费爹妈前半生的苦心栽培。
有人身陷囹圄,身上背负房贷、车贷的压力,父母又生病,上万的护工费和住院费,压在他们的身上,喘不过气来。
“我从未这么绝望过”,在高昂的养老压力面前,工作与父母两难全,体力的消耗、金钱的负担,让孝顺已经成了一件奢侈品。
独生子女的困局,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畸形的家庭教育,一毁毁三代人
独生子女的生育观,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是因为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他们不敢轻易生小孩,避免日后上要养老、下要养小,负担不是一般人能承担起的。
二是上文中提到过,独生家庭中溺爱中长大的小孩,性格往往比较自私冷漠,共情能力会比较差一点,与人相处时,会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得失,难以付出真心。
当他们成为人父、人母以后,再去教育小孩,他们的个性和三观也会影响到下一代,甚至下下代,让他们的性格也变得扭曲极端,三代人都活在阴影之中。
当然,凡事不是绝对,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往往在孩子生命的初期占比较大,最终他们会变成什么样,还是与后期的成长环境和认知能力有关。
【今日话题】你是独生子女吗?有遇上过哪些困难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