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于姐,现在我家孩子住校,老人身体也不错,我想出来找个活挣点钱。”近日,唐山市开平区新区社区居民尹亚娟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句话,就让她在一个星期内找到了合适的工作,“骑电车10分钟就到单位,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真是打心眼里感谢社区、感谢政府!”

尹亚娟口中的于姐,是新区社区零工驿站的首席助业员。她的职责就是动态搜集整理社区灵活就业群体就业创业需求,并通过开平区零工市场,为居民提供主动上门、靠前帮扶、跟踪解困等就业服务。

让灵活就业群体好就业、就好业,2022年7月,唐山市开平区依托本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搭建“零灵依”零工市场(以下简称“零工市场”),构建“1+1+3+N”零工就业体系,即成立区级零工工作专班,建立零工线上服务平台,打造零工市场、零工驿站、首席助业员三级线下零工服务体系,提供就业匹配、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建设、劳务保障等多种服务,拓宽区域灵活就业群体就业与社会保障渠道。目前,零工市场已对接区内企业280余家,设立零工驿站206个,实现社区和乡村全覆盖,解决零工就业超2000人。

据了解,目前开平区拥有灵活就业人员超2万人,零工经济悄然兴起。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零工市场也存在用工信息不对等、岗位匹配度低、零工维权难等问题。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开平区围绕陶瓷、应急等当地特色产业摸排岗位需求,依托线下服务体系动态摸清灵活就业人群就业需要,打破路边揽活传统就业模式,精准搭建供需平台,提高零工经济匹配度。

“与简单提供就业信息的平台不同,我们加大了对灵活就业群体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开平区人社局局长孙左明说,开平区通过政策性补贴、企业补贴、市场化收费等多种培训形式,提升零工就业能力,助力群众持续增收。

同时,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培训内容。目前,零工市场已开设家政、新媒体、陶瓷等10个行业20余种职业的培训课程,开展线下培训10余场,培训人员500余人。

让群众就业饭碗端得更牢、更稳,开平区正积极搭建包含零工用工信息发布、零工线上接单、零工佣金财税结算等10余项功能模块的零工市场线上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有120余家企业用户和个体工商户、900多名个人用户完成注册认证,发布零工招聘信息超百条。

据介绍,该平台将于4月底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届时,零工劳动报酬将全部通过平台进行发放,用工双方可签订电子劳务协议,并以天为单位进行保险投保,使用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更有保障。(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