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编制单位临聘人员的历史沿革

第一次临时人员招聘潮:上世纪70年代的“八大员”招聘

临聘人员,是编制单位在编制限额之外用人的一种特殊机制,这种机制可以上溯到50多年前(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次体制外扩编。那一次扩编史称“八大员”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八十年代的“八大员”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提法,城市地区的“八大员”主要集中在以下八种:售票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服务员、售货员、炊事员。

在农村地区的“八大员”,其称谓集中在以下八种:广播员、农机员、畜牧员、水利员、农技员、护林员、粮站管理员、天气预报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一轮“八大员”的招聘过程中,各级都安排了相应的指标,如果以乡和街道为单位,当年预计招录的“八大员”总量在40万人左右。

因为当年一共有42000多个乡和街道,按照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招录8个人计算,大概就是34万左右,考虑到部分乡体量比较大,需要多聘用一些,所以总计应该是40万人左右。

在上世纪70年代,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总的编制数不超过500万,仅“八大员”一项临聘就多达40万人,所以,当年各级单位的临聘总量应该是远远超过在编的10%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临时人员招聘潮: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招聘干部”

招聘干部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符号。是当年公共服务需求迅猛增长之后,以县为单位,开辟的一个新型的进人通道。大概整体给出了50万名招聘干部的指标招录,当年的招考竞争还是非常大的。平均一个县,上千人报名,最后只有几十人最终胜出。

招聘干部群体,是当年首次全流程采用“笔试+面试+体检+政审”规范模式招录的第一批行政干部,其报名条件和筛选标准都是非常高的。

因为当年的财政收入总体比较紧张,乡镇农村也存在“农业税,上交提留,教育提留”等多种税收。很多当年招聘干部的工资待遇,其实都是靠本级收的各种税费来支付的。所以,当年农村的各种杂税是比较多的,同时招聘干部的整体待遇是比较低的,大概一个月也就30多块钱!年薪基本不会超过500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次临时人员招聘潮:2000年左右的代课教师和聘用医生

代课教师群体和聘用医生群体,在2000年左右对基础教育和公共医疗的贡献很大。因为当年的财力不允许一次性进入几百万人进入医疗和教育单位上班。只能采取临时聘用,紧急补员的方式进入。

当年,代课教师群体和聘用医生群体的工资待遇也采用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学生缴纳的学杂费解决一部分工资,另一条腿是地方财政补助一部分。

一条腿是病人治病缴纳的治疗费解决一部分工资,另一条腿是地方财政补助一部分。

总体而言,那个年代的代课教师和聘用医生待遇都比较低。很多困难的地方,因为学生每学期几十块的学杂费一直收不齐,所以代课教师的微薄工资也只能“欠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