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不饿,却忍不住吃下一大块蛋糕,或者一袋薯片?

你是否觉得自己的饮食习惯和情绪有关,比如在压力大的时候,就想吃甜食或者油炸食物?

如果你有这样的困扰,那么你可能是一个情绪性进食者。

情绪性进食是指在没有生理饥饿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情绪而吃东西。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缓解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沮丧、孤独、无聊等。但是,情绪性进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体重增加、健康受损、自我厌恶等后果。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出现情绪性进食呢?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饮食选择呢?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你介绍五个与情绪性进食相关的原因:

1.皮质醇诱发的渴望

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它在身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我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皮质醇的水平就会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让我们对咸的、甜的、高脂肪或者加工食品产生渴望。

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经常面临食物匮乏的危机,所以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来应对。而这些食物可以提供更多的热量和满足感。

但是,在现代社会和工业化国家,当食物随处可得时,这种曾经有利于适应的机制就会导致过度摄入和肥胖。

2.社交性进食

很多人在遇到压力时,会寻求社交支持,这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

但是对于那些想要控制饮食的人来说,社交场合往往也是一个诱惑。因为当我们和朋友聚会时,我们往往会选择一些美味而不健康的食物。

比如,在朋友肩膀上哭诉时吃下两碗巧克力冰淇淋,在夜店里享受一盘油炸小吃,在看球赛时分享一包薯片,或者在和室友讨论恐怖约会时吃掉一块芝士蛋糕,这些都是社交性情绪性进食的表现。

3.紧张情绪

当压力或焦虑时,很多人会变得“口头多动”。有时这会导致咬指甲或咬牙切齿,而往往也会导致无意识地吃东西或者在不饿的时候吃东西。

很多人,在紧张或无聊的时候,会不停地吃零食或喝汽水,给自己的嘴巴找点事情做。

4.童年习惯

有很多人都有一些温馨的、与食物相关的童年回忆。

无论你的父母是用甜点来奖励你,用冰淇淋来安慰你受伤的心灵,还是为了庆祝你的成功而做你最喜欢的菜(或者带你去吃大餐),这都可能养成用你用食物安慰、奖励自己的习惯。

5.压抑情绪

最后一个许多人暴饮暴食的情感原因是为了平息不舒服的情绪。

比如,一些不喜欢冲突的人可能会用一块蛋糕来应对生活中的挫折,而不是直接面对问题。

同样地,一些人可能会用食物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寂寞、无助、愤怒、恐惧、内疚、羞耻等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