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以来,国家机构改革引发了网络上对公务人员编制待遇的讨论。讨论的话题之一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到底是人浮于事还是工作繁忙。在网络上两种声音都不小。

作为普通公民,只要你的亲朋好友有担任公职的党员干部,你肯定能听到关于他们工作繁忙的消息。换而言之,实际上我们担任公职的党员干部往往是工作繁忙的。尤其对于在基层党政机关的的党员干部而言,五加二、白加黑那是常态。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网络上关于公职人员人浮于事的声音还那么大呢?想来原因不过两个,一是一些跟党政机关不怎么有来往的群众存在刻板印象,因为十八大之前,一些党政机关人浮于事的现象确实存在。二是我们的党政机关大多数工作并不为群众所知,以外部视角来看我们的党员干部可不就是无所事事吗?

很显然,要为我们的党员干部正名,就必须让广大群众了解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换而言之就是党员干部的工作要让群众看的见。事实上,目前我们的党政机关的公开公示制度已经相对完善,人民群众是可以通过公开信息了解到我们党员干部工作情况的。但问题在于,在当前网络媒体十分发达,各种信息繁杂多样的今天,有多少群众会愿意沉下心来去看那些官方的规范化公开公示信息呢?现实告诉我们,很少,广大群众对我们党政公开信息并没有那么大兴趣。

也许有人说,政府公示信息只有按规定公开了,那么党员干部的工作就被摊在了阳光下,这就已经满足了相关规定要求,至于群众爱不爱看,有多少人愿意去看就不是党政机构和我们具体工作的党员干部该考虑的问题了。而网络上关于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偏见更不足为虑,毕竟清者自清,党员干部在名声上受点委屈也不算什么。这话不能说没道理,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舒服。凭什么就该纵容网络上的偏见,为什么我们党政机构的公开公示和宣传工作就不能做得更好一些呢?

说到底,让群众看见党员干部的工作不是一个简单公开公示效果问题,而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否打成一片,建立紧密血肉联系的问题。有些群众对我们党员干部工作不了解不是大问题,问题是如果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都还有群众不了解,那么我们怎么谈得上与群众建立血肉联系呢。总而言之,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必须让群众看的见,无论要实现这一点有多大困难,我们也要去克服。

(供稿人:贾孟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