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同不同意在这块闲置多年的集体用地上修缮一个便民坝子,用于停车、办理红白喜事等。”巴南区圣灯山镇石林村党委书记张昌华问道。“同意,这是件大好事!”“同意,这个事情办得太实在啦!”……40余名社员齐刷刷地举手表示同意。

近日,在石林村3社“三级议事会”现场,社员围坐在一起,商量如何把原来无人管理、异味四散的脏坝子改造为休闲好去处。

石林村面积广、人口多,管理难度较大。为帮助村民提升自我运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石林村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创新探索推行“三级议事会”网格化基层治理机制,即“镇主要领导及驻村领导季度一议事”“驻村组双月一议事”“村两委班子每月一议事”三级协商议事制度。

石林村在“三级议事会”机制上实施网格化治理,以村民小组为单元,按照50-110户划分网格,将党建、综治、民生等各类事项融合治理。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特事特议”的原则,采取上门沟通、纠纷协调、座谈讨论、现场办理等多种协商议事形式,将所有问题逐一讨论,不拖沓不敷衍,有效提高议事效率和效果。

此次荒坝改造项目采取“三级议事会”网格化基层治理方案,就是发挥自治共管力量,化解邻里关系、改善环境、提升居住环境,用小议题带动乡村大发展,彻底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基础设施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经过面对面协商,大家一致同意将该坝子清理后进行硬化,并轮流进行清扫管理。硬化后,周边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该坝子也成为大家歇脚闲谈的好地方。

“三级议事会”机制实施以来,已解决村民矛盾纠纷26起、民生实事11起,有效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同时,石林村通过理清村党组织、片区网格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的组织关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建立“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治理体系,成立“乡贤人才”党支部,引导新群体融入网格化治理。

下一步,圣灯山镇将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三级议事会”协商治理的各个环节,畅通村民矛盾诉求反映渠道,推进民主议事协商自治机制,不断丰富议事形式,持续加强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逐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

(通讯员 余杨 徐俊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