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季气温冷热交替,昼夜的温差大,乍暖还寒,是肠胃病高发的一个时期,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肠胃感冒以及腹泻等是比较常见的季节。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说春季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此时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但春季气候骤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健康者可以很快适应这些变化,而体弱多病、老年人和儿童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出现疾病,其中腹泻被列为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春季腹泻的原因

1、情志不畅,肝郁脾虚

现代人工作忙、生活环境复杂、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往往会使人们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从而会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因此情志不畅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发病原因。

《景岳全书·泄泻》中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病也”,指出了情志不遂会致人泄泻,因为情志不畅导致肝郁,肝之疏泄失常,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虚不能促进胃及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便会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泄的表现。

2、病毒感染

春天是很多病毒肆虐的季节,轮状病毒、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流感,都会引起腹泻。虽然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被称为“秋季腹泻”,但冬春季发病率也不低,尤其在南方地区,冬春季往往是发病高峰期,一般会伴随着发烧和呕吐

如何预防春季腹泻

1、健脾祛湿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具有运化水谷和水液两个方面功能。胃虚弱者,应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可通过食用性平味甘稍温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来健脾祛湿,多用瘦肉、党参、山药、黄芪、大枣煲汤,可健脾胃,补虚损。

2、注意保暖

春季气温忽高忽低,早晚仍然较寒冷,冷空气活动仍较为频繁,所以易于导致湿邪困着脾脏,脾失健运而出现腹泻。在这个时候一定要顺应气候的变化,注意天气多变,适当加减衣服,做好防寒保暖。

3、注意个人卫生

经常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饮食需规律,每日三餐定时定量,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食物,不食生冷、油腻、辛辣及难消化食品。俗话说“脾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可见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在脾胃病方面很重要。

4、适当运动

如慢跑、散步、打羽毛球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胃肠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保持良好的情绪

怒伤肝,思伤脾,不良情绪可导致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从而出现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脾胃功能的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