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为”“敢为”成为基层干部鲜明标识

近年来,江苏无锡大力实施头雁领航、雏雁培育、归雁招引“三大工程”,把好村(社区)干部入口、培养、保障、监督“四关”,以组织“有为”促干部“敢为”,在村(社区)一线营造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4月12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工作最形象的描述。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的最前沿阵地,基层工作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干部是工作的最终落实者。基层工作纷繁复杂,基层干部需要懂国家的大政方针,懂百姓的民意诉求,懂上传下达的工作方法,基层干部要牵得住工作的牛鼻子,弹得好各项工作的协奏曲。要做好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少不了,责任担当更是少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有为”“敢为”成为基层干部鲜明标识。应该说,基层干部的“有为”和“有位”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敢担当,有作为,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不成事不罢休的精神品质。“有位”不为,说到底是失职。基层干部“有为”、“有位”,关键要树立起敢担当、不失职、有作为的正气。让基层干部“有为”,先要提高能力。杜绝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不做“拍拍脑袋”决策、“拍拍胸脯”保证、“拍拍桌子”骂人、最后“拍拍屁股”走人的“四拍”干部。要敢“有为”、愿“有为”、善“有为”,有作为更要不当“甩手掌柜”,不做工作推进初期“轰轰烈烈”,中期“扎扎实实”,后期“热热闹闹”昙花一现的“形象工程”。明确权责,狠抓问责,没成绩换人,无作为下岗,动真格才会不失职、动真格才能真“有为”。

“敢为”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果敢,是“人身自信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自信,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观云帆济沧海”的进取。惧怕困难,只能被困难打败。犹犹豫豫,只能被时代淘汰。主动出击,才能赢得主动。敢为善为,才能开创未来。行动上坚决根源于政治上坚定,来自于理论上清醒。要切实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帮助干部学习其中的思想观点方法,把稳思想之舵、补足精神之钙、砥砺奋进之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所以,干部要把乐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作为要义,专注于担担子、解难题、创实绩,不断自我超越,越来越能干事。基层干部要立足岗位、立足现实、立足自身,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在主动作为中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要“敢为”,树立干大事、成大事的雄心壮志,敢于挑重担、攻难关,勇于解难题、做急事;练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本领;要“有为”,不断取得工作业绩、不断实现工作突破、不断开拓工作局面,以实实在在的业绩、真真实实的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创造价值,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带领人民群众跟随国家步伐前行,为新时代发展助力。(文/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