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号消息 记者项俊平 武汉报道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以下简称“科普工作室”)联席会议4月11日在汉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科普工作室”过去两年的工作成绩,并就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品牌打造进行了深入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普工作室”是全国农业行业首家以院士领衔命名的农业科普工作室,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共同创建,武汉农学会、武汉市农科院作物所承办,黄陂区科协协办。今年6月,“科普工作室”将迎来成立两周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普工作室”共建单位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华,学术学会部部长彭竹春,科普部副部长吴宇明,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黄陂区科协党组书记彭光斌,以及“科普工作室”执行团队成员武汉农学会会长丁俊平、副会长王振和,武汉农学会秘书长熊恒多、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张凯,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二级正高职高级农艺师朱伯华,武汉大学药学院博士孙雪等出席联席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武汉农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普工作室”在邓子新院士亲自指导参与下,紧紧依靠市科协、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科学院等部门的坚强领导,通过开展科普“五进”和乡村振兴院士行等系列活动,探索农业科普活动模式,致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平台、“三农”科普宣传新阵地,初步形成以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为龙头、专家教授宣讲为重点、以全领域宣传普及为抓手的农业科普矩阵,在“三农”知识要点普及、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助力“三农”建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21年以来,“科普工作室”全面发挥院士专家团队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科普“五进”活动和乡村振兴院士行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了线上、线下等各类科普活动46场,发布农业科普视频700多条、图文报道共800多篇,线上线下总计覆盖人群超亿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邓子新院士的感召和影响下,150余名专家和科技工作者陆续加入到科普专家团队和科普志愿服务队中来,一批乡村振兴专家工作室陆续建立,一批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不断涌现,特别是科普著作《乡村振兴院士行系列科普丛书》的出版给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填补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开展科普活动,是“科普工作室”工作的一大亮点。2021年,“武汉市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工作冲上全网热搜第一,阅读量达4.4亿次。2022年,结合春季防除工作,联合湖北之声开展专场科普宣传,组织农业专家教市民等辨识“加拿大一枝黄花”,活动同步进行网终实时直播,直播人数高达400万人次以上,对市民反馈的的疑似点位100多余处派专家赴现场指导处置,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了防除工作中,央视《新闻周刊》点评武汉市“加拿大一枝黄花”群防群控实践,是一次全民生态科普的积极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网上征集、问卷答题、田间地头走访等,全市确立了农作物转基因、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健康吃菜、抗生素滥用等社会热点,先后邀请了80多位专家开展科普讲座、互动访谈和咨询指导等,累计回答线上线下问题500余条次,现场受众3000多人次,网络覆盖人数达近亿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普工作室”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也有建树。2021年11月,邓子新、陈孝平两位知名院士,率领武汉农学会、武汉医学会以及专家团队深入房县举行“院士领衔农医联手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房县行”科普活动,共促成企业签订投资与技术合作协议28项,吸引投资超80亿元,其中30亿元的合成生物创新城已于2022年7月8日启动奠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年来,“科普工作室”先后参加院士论坛、各兄弟科普工作室活动、科学年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等各种跨界活动10多场次。联合农学、医学、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通信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乡村振兴院士行执行团队,在房县、五峰、恩施、郧西、谷城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加速农业科普活动的转化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通过科普讲座和延伸服务,全市累计推广虾稻共作、两减示范、农光互补、设施农业、粮食安全等农业“四新”技术成果30多项,服务示范面积200多万亩,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加速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助新媒体传播科普活动,“科普工作室”颇有心得。两年来,“科普工作室”积极发挥优质科普资源与新媒体传播深度融合效应,将图、文、声、像等多种手段汇聚整合为多媒体形式,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更直观地接受科普信息。2022年6月27日,位于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的江豚“福久”顺利产下雌性幼豚“F9C22”,“科普工作室”联合新华社、湖北日报等30余家媒体,专题策划“江豚分娩直播”,先后组织了3场新媒体直播,现场解答网民问题,通过直播、图文、短视频等一系列报道,300多家媒体转播转载,2.2亿网民在线陪产“江豚宝宝”,共同见证“江豚添丁”,在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的同时,有效吸引广大公众关注并参与长江江豚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普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任重道远,下一步,“科普工作室”要探索优化功能型党支部的建设模式,进一步发挥院士专家咨询决策效能,聚焦调研项目,向全市、向武汉都市圈拓展发力,不断创新农业科普的形式与载体,扩大农业科普的覆盖面,打造一流科普品牌,努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发挥社会作用贡献“三农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各单位的共同协作支持下,“科普工作室”取得了显著成绩,下一步,市农科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从人才和资源两方面继续支持工作室发展,为其打造全省知名科普品牌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华对“科普工作室”在过去两年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她表示,科普活动要有顶层设计,让特色更加鲜明。不仅要打造“爆款”,更要注重“基础款”的持续普及效果。“爆款”活动能够吸引全国科普战线的目光,对提高影响力打造示范作用有积极作用,而“基础款”活动的持续深耕才是扩大农业科普的覆盖面的关键,在基础中发掘“爆款”要作为未来的主要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