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期中测评,我们80后的那会称“段考”。家里娃是三年级大宝贝了,上学期疫情上了半学期的网课,考试自然成了一种传说。在一二年级阶段正好赶上减负,从未参与过学校统考这回事,对于“段考”就是个泛泛的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接到统考通知,8、9岁的孩子兴头正足,一段时间沉浸在即将举行的“大型室内活动”中无法自拔。鸡娃的家长心里五味杂陈,既惊喜于孩子的这份佛系,又担忧拿到成绩后的那份失落。因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清楚,接受学习的程度,输出学习的成果等,他自己意识不到,但负责学习的家长那份紧张外带焦虑,关键是不能表现在脸上的那份无奈,暂且把它理解为中年人的各种难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现在的你仍然坚守在辅导作业第一线,对鸡飞蛋打的场面不会陌生,被环境影响,被自己逼疯,甚至被孩子气哭,把自己卷成了一个最讨厌的样子……最后孩子无动于衷,该干嘛干嘛,完全不能被带感,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好像每次因学习产生的家庭战争从未发生,自己隔岸观火看别人的故事一样俨然一个旁观者,家庭和睦没有了,亲子关系破坏了…可怜的是,鸡娃家长把自己“弄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直观的就是孩子这次“期中测评”,他自己完全没当回事,我倒是各种找资料,列计划,求方法,忙得不亦乐乎,生怕家里的大宝贝拉低班里分值。转念一想,这是在折磨自己呢,还把这种不好的情绪辐射到孩子身上。心大的孩子可能不当回事,但心思细腻的孩子会各种设想,性格畸形的导火索可能就是从一次考试开始……其实,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卷面不理想,真的能影响以后的人生吗?

正面反思了自己这种教育模式,我想不是个例,因为有时候听说的永不及自己亲身经历,偶尔放空下,适时地放手,给足够的空间给彼此,把自己还给自己,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父母只是因为孩子而增加了一个身份和一份责任,我们原本也还是父母的孩子,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去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