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对于李敏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大学毕业后,后妈江青出了难题,江青说:“李敏毕业了,孔令华也工作一年了,为了方便他们工作,就让他们搬出中南海吧。”

李敏没有想到,这件事执行的这么快,但她还是冷静地说:“既然如此,那就搬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敏和爸爸毛泽东

没想到,从1949年入住中南海到现在14年的时光,最后居然以这种方式和父亲分开。

入住中南海,第一次见到后妈江青

大概是1949年5月,娇娇被送到了北京香山,毛主席在这里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亲毛泽东。

从1940年娇娇离开延安,到现在整整9年的时间了,娇娇中文也不好,叫一句爸爸都很费劲,毛主席笑着说:“我的小外国人,没关系!”

娇娇这个名字还是出生的时候毛主席给起的小名,毛主席说:“爸爸再给你起个大名,就叫李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至于为什么姓李,毛主席说:“和你妹妹一样,爸爸在陕北时曾化名李德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香山住了不久,就要搬去中南海,李敏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后妈江青。据后来李敏回忆,这个后妈第一次见到自己,十分激动,在脸上又亲又咬,看似十分喜欢。

但毕竟第一次和后妈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难免有点不习惯,毛主席曾说:“你就叫她一声妈妈吧,这有什么的。”

见到后妈,李敏总是少说话,在中南海这段时间,李敏大多数时间还是愿意和爸爸说起来贺子珍。

有一次毛主席对李敏说:“你妈妈过去可苗条了,腰细细的。”他还用两只手比划着苗条的状况说:“你妈妈现在怎么样了?还是那么苗条吗?”

李敏笑着说:“我妈妈现在可胖了,像是个大水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女俩笑得前俯后仰,毛主席又说:“不太可能,你妈妈的身材我知道,不会变成大胖子的。”

无意间,父女俩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喜欢玫瑰花。

据李敏说,玫瑰的“瑰”和桂圆的“桂”同音,说到玫瑰的时候,两个人心领神会,因为贺子珍的小名就是“桂圆”。

这也说明了毛主席对贺子珍的关心爱护。

从1949年到1958年这近10年期间,李敏一直是作为毛主席和贺子珍之间沟通的桥梁,贺子珍每次病重,李敏都会匆匆南下,去看望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从李敏那里得知了贺子珍生病的消息,十分难过,他抽空也要为贺子珍寻医找药,甚至还给贺子珍写过很多信。

说来也怪,每次贺子珍见到毛主席的信件,都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明明病情严重,看到毛主席的信件后,心情就会好了一大半。

毛主席说:“你妈妈的病我知道,都是因我而起,只有我才能治她的病。”

贺子珍这个从长征中走出来的老红军,不管历史如何,其实她的愿望很简单,只要李敏的那个后妈可以体贴关心毛泽东,她就感到无限的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敏说,自从妈妈得知爸爸和江青分居的消息后,对这个人的态度马上就变了。贺子珍常常嘱咐李敏:“其实你爸爸也是孤寂的,你要多体贴他。”

看得出来,贺子珍对毛主席还是从心底里关心。

1958年李敏有了男朋友,毛主席亲自见了这个“小孔”,得知是孔从洲的孩子,毛主席当即同意了这门亲事。

1959年8月,李敏在中南海举行婚礼,毛主席亲自主持,遗憾的是贺子珍没有来参加。在这场婚宴上,毛主席频频举杯,他是真切地为女儿感到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李敏生了一个儿子,毛主席博览群书,他为孩子起名:孔继宁。

有了自己的外孙,含饴弄孙惬意浓浓,但李敏没有想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居然无奈地搬离了中南海,和最爱的父亲不得不分开了。

搬出中南海的日子

江青让李敏搬出中南海这件事,至于毛主席到底知不知道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有人蓄谋已久。

江青的理由是:“我觉得李敏缺乏独自生活的能力,出去锻炼锻炼也好,相信李敏会明白我的苦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令华已经于去年毕业,在北京航空学院任教,李敏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实习的地方国防科委院校局担任见习参谋,好在两个人都有了工资。

对于李敏来说,以后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这个家了,并且也可以支付保姆的费用了,今后也不用爸爸再补贴了。

就在李敏为自己的小家计划着怎么生活时,办公厅分管机关事务的负责人把李敏叫到了办公室,他问李敏:“听说你分配到国防科委院校局了?”

李敏回答说:“是的,我已经正式上班了。”对方又说:“那恭喜你啊,今后是不是就应该称为是李敏同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李敏一家

“同志?”李敏诧异地说:“这样不合适吧,我可是叫了您多年的叔叔啊。”

那人笑着说:“都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工作,我也比你大不了多少,就叫同志吧。”

李敏感觉到对方有事,便让对方直说,不料她果然听到了不想听到的话语。

“李敏同志,你和孔令华都已经走入社会,按照有关规定, 你们需要搬离中南海,到外面锻炼锻炼,已经为你们找好房子了,你看?”

李敏直接问:“房子在哪?”

“不远,在兵马司胡同。”

兵马司胡同在东大街北边,距离中南海也不远,但搬家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回去还要和孔令华和保姆商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李敏和孔令华都上班,保姆如果一个人照顾,似乎是走不开,无奈之下,李敏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把孩子送到上海。

毛主席曾多次对李敏说:“你妈妈在上海很孤单,可以让孔继宁去上海陪陪他外婆。”

所以李敏决定,先把孔继宁送到上海,让贺子珍照顾一段时间,然后再送到沈阳,让公公也照顾一段时间,这样自己家里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久,李敏和孔令华一起,拉着一个木板车,把全部家当打包好,慢慢地搬离了中南海,临走时,保安还问李敏要了出入证。

李敏知道,出入证一交,以后来看望父亲很不方便了,尤其是门卫换人后,根本认不出李敏,也不知道李敏就是毛主席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敏感叹不已,她在这里生活了14年,没有想到现在居然用这样的方式和爸爸分别。

毛主席虽然近在咫尺,但他日理万机,根本不知道女儿已经搬走了,直到回家后才知道,他悲痛地说:“何必非要搬走呢!”

7月底,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起去机场迎接了从苏联谈判归来的中共代表团,得知谈判结果后,毛主席的眉头紧皱,为国家大事担忧着。

直到半个月后,李敏才回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毛主席对女儿很是思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敏说:“爸爸,我在胡同里生活,学会了不少呢。我也学会了做饭,还有生火,我做的饭,孔令华都喜欢吃。”

毛主席笑着说:“那真的比你的妈妈强多了。”说着,便说起来了当年贺子珍在井冈山时期的往事。

原来当年贺子珍也不会做饭,战士们打了一只燕子,让贺子珍熬点燕子汤,贺子珍不会做,索性把燕子扔在了锅里。

最后朱德去吃饭了,从锅里掏出来一碗碗的燕子毛。

李敏笑着说:“现在妈妈的手艺也了不得,现在她学会了做好多好吃的。”

或许,这是李敏结婚以来,和父亲最快乐的时光了。这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70岁生日,他把李敏,孔令华,还有王海容等人叫进了中南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向来不愿意过生日的,这是多年来少有的,但是李敏没有想到,此后,她想见到父亲一面,真是十分不易,尤其是70年代。

和父亲相处最后的时光

李敏离开中南海后,大多数时间是和贺子珍在一起。

每到暑假,李讷一般不在北京,能来的只有毛远志和李敏,几年的生活,并没多大变化。

毛远志和曹全夫的工作并没有多大变动,毛岸青和邵华一如既往地生活,李敏和孔令华还在兵马司胡同居住,孔继宁现在又被李敏送到了沈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李敏后来说,她在胡同里,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小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好在最后也学会了做面条,学会了炒菜。

1971年,李敏的妹妹李讷,在毛主席安排下,去了江西五七干校,长年没有回来。

这年,李敏有了二胎,好不容易去一趟中南海,才把这件事告诉毛主席。毛主席说:“听说你做了几次人流,不要再做了,生下来吧。”

李敏说:“现在全国经济都不好,不敢生了,生了怕养不起。”毛主席坚持说:“和孩子有什么关系呢?生下来吧,养不起,爸爸可以从稿费中拿些帮你。”

李敏暂时拒绝了爸爸的好意,她知道爸爸是爱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李敏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是个女孩,期间她一直在上海居住。贺子珍作为外婆,算是享受了天伦之乐。

不久,李敏把孩子的照片寄到北京,想让毛主席给起个名字。

毛主席刚刚大病一场,感冒还没有好利索,披着睡衣在办公室写稿子,看到外孙女的照片,毛主席马上来了兴致。

现在女孩子取名字,都喜欢“梅兰竹菊”,毛主席无意间看到自己烟灰缸上的梅花图案,觉得“梅”字就不错。

“梅?”,毛主席念叨着,几年前他刚刚创作了一首词 ,题目就叫《咏梅》,其中有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想到这里,毛主席决定就用“梅”字,另外,他还从自己的名字中,直接摘取一个字,最后给外孙女取名“孔东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敏对这个名字极其满意,贺子珍得知后,每天就喊着:“东梅,东梅。”

但遗憾的是,在伺候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毛主席都没有和这个外孙女见过面,直到后来也不知道,这个外孙女和他长的很像,甚至下巴也有一颗痣。

日后孔东梅这样回忆:“我和外公确实没有见过面,但也可能‘见过’,是因为妈妈把我的照片给了外公,外公把他的照片还给我看。”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当时孔东梅才7岁,她的印象是模糊的,只记得外婆贺子珍心情沉重,看上去很难过。

李敏回忆说:“在父亲去世前那些日子,我只见过他三面,现在回想起来满满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逝世后,李敏把大部分精力都留给妈妈贺子珍,贺子珍自从1947年回国以来,一直没和毛主席见过面,如今毛主席逝世,她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爸爸走后,母亲悲痛不已,我和孔令华从北京干到上海,四人帮被打倒后,妈妈得到了解放,她说:我可以干点工作了,哪怕是写写回忆录。没想到,一年后,妈妈突然中风了,半个身体不能动了。”

在贺子珍晚年,一直是李敏陪在左右,尤其是1979年贺子珍被增补为政协委员后,李敏还陪着贺子珍去了北京,去了天安门,去了毛主席纪念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主席纪念堂,贺子珍见到了毛主席“最后一面”,在毛主席的大理石坐像前,贺子珍敬献了已经准备好的花圈,上面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李敏说:“一生受苦受难的妈妈终于安静地走完了她的路。”

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敏也步入了老年。

虽然年纪大了,但李敏不喜好修饰,朴素整洁,文质彬彬,她头发齐肩,皮肤白皙,很像她的母亲贺子珍,从外形上看,又很像父亲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殊的环境赋予了李敏特殊的经历,每当到了12月26日或者9月9日,李敏都会不禁想起父亲,甚至看到老照片时,也会不禁想起。

她说:“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独立思想的好品质,是我的父亲要求我的,我永远想念我的父亲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