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在股份上多拿多占,把所有的肉吃到自己的嘴里,并不是一件好事。正如同大众在中国一波三折的软件开发计划。

2022年4月,CARIAD发布中国战略并成立中国子公司,CARIAD中国也成为CARIAD在欧洲之外的第一家子公司。请记住,这个时候的CARIAD是大众集团全资子公司,「100%控股」

紧接着在2022年底,大众拿出了24亿欧元,这是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金额最大的单笔投资。大众CARIAD与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大众占60%股份」

现在,4月13日,大众CARIAD与中科创达成立合资企业,专注于车机软件与数字座舱。而这一回大众的持股则「缩减到49%」,中科创达则持有51%的股份。也就是说,大众未来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机和数字体验,有望由中国人主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这三件事连起来看,基本上可以看得出大众对于软件这件事的态度,从最开始持股100%「自控自研」,到持股60%「以我为主」,再到最后只拿49%「能用就行」。大众这一回是真急了。

软件,还是软肋?

让大众写软件,简直就是一部血泪史,新势力造车有多难,大众写软件就有多烦。

说到大众写软件这事,得追溯到2020年,当时大众把集团里的所有软件部门整合在一起,成立了Car.Software.Org。

当时给的任务也很明确,就是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所有品牌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技术栈,包括软件平台、统一的架构,以及与大众汽车云VW.AC的稳定连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Car.Software.Org便升级为独立公司CARIAD。

接下来的CARIAD用了近2年的时间,一共干成了两件事:

1、研发极度缓慢,让奥迪、保时捷、大众、宾利等多个品牌的新车上市计划被迫延迟;2、软件BUG太多,导致大众旗下ID.系列电动车,频繁因软件故障问题遭车主投诉。

最终这两个问题,引发了大众高管层的人事雪崩。2022年9月,大众集团解雇了当时的董事长赫伯特·迪斯。

随后新上任的CEO发现欧洲码农不靠谱,然后将目光锁定在对用户需求更了解,软件开发能力更强大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事就转了回来,CARIAD投资24亿欧,与地平线开发全栈式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单颗芯片上集成多种功能,提高系统稳定性,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然后就是与中科创达合作,占股49%的这一笔。这个项目将实现:车机娱乐内容、用户体验和用户交互相关的本土化应用,提供操作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座舱和云端等软件开发服务。

简单地说,大众与地平线的合资是开发高级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在关键技术上大众希望主导;但是与中科创达的合作,当重点放在车机与数字座舱的体验,大众则希望更多放权,减少干预,加快进度,采用拿来主义。

现在,大众集团基本上把手里的牌全部打出,ALL IN 软件 ALL IN 中国

因为大众也知道,电动化的转型刻不容缓。一方面是欧盟在燃油车退出,电动化普及的时间表激进;另一方面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太卷了,卷到哪怕没有任何失误,只是什么都没做,都会被市场踢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2023年大众的燃油车卖得还不错,但是从整体的销量结构来看,曾经多年的销冠一汽-大众,不仅被比亚迪超过,也被长安汽车力压一头。

危机已经向大众悄然逼近,留给大众的时间也不多了。

接下来对于大众的软件,我们要关注三件事:

1、ID.7的上市,是启用全新HMI还是原地踏步;

2、ID系列的OTA到底何时能够启动,何时能完成;

3、大众ID软件OTA升级之后,BUG还多不多,用户体验如何;

最后,希望ID系列优秀的硬件,不要再被拉胯的软件所埋没。也希望2023年在中国完成软件布局的大众集团,如同2019年的特斯拉,在中国找到制霸全球的终极密码。

软件,不应该是大众的软肋,而应该是大众的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