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白鹊山村突然打破了宁静。

连日来,一辆辆重型卡车载着一台台勘探设备停留在这个山村的田间地头。

一百多名身着红色工装的勘探队员来回忙碌,工装上“中国石化”的标志分外醒目。

这是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利川二维项目部SGC2127队,他们将在这里开启绿色勘探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宿广场上的“公众开放日”

4月8日上午,白鹊山村民宿广场一片欢腾。

伴随着和煦的春风,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探秘智慧能源·走进绿色勘探”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在这里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鹊山村隶属利川市东城街道,距利川市中心仅9公里车程,一年四季鲜花绽放、绿树成荫,夏季平均气温26°C,坐落在利川腾龙洞、清江古河床、大水井、恩施大峡谷等著名景点的十字路口。

一到夏天,村里的吊脚楼、农家小院,就住满了来自武汉、重庆等地的避暑人群,是湖北省省级生态村、湖北省旅游名村。

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利川二维项目部SGC2127队党支部书记高辉说,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为了让当地村民“零距离”了解我们“绿色勘探”的理念,我们特意举办了这一次公众开放日活动。

绿色勘探怎么探?

活动现场,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专门在这里搭建了一个露天的智慧课堂。这个露天地智慧课堂几乎占去了整个民宿广场的一半。

偌大舞台两侧,分别陈列着中石化核心价值理念宣传牌;

“找油找气,兴企报国”、“探明油气金山银山,助力鄂西经济发展”、“聚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等6幅气球宣传标语漂浮在广场上空;

智慧课堂的背后,还专门设置了绿色勘探现场展示区,测量、钻机、放线、激发等展示区呈一字排列,身着红色工装的解说员为围观地当地村民和小学生们的解答各种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恩施州发改委、利川市政府部门、厂矿企业、街村群众、小学生和新闻媒体近300名公众代表莅临活动现场。

智慧课堂上,公众代表们观看了五分钟安全警示教育片、中国石化公众日宣传片,聆听了两名专业主持人的详细讲解。

其间,还播放了生动有趣的《油迪的秘密》石油石化知识短片、气势豪迈的《中国建设者》探寻地下宝藏片段,和中石化地球物理江汉分公司自创厂歌视频短片《我为石油走天下》。

在两轮石油石化知识答题互动环节,观众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白鹊山小学六年级学生范予然说:“在智慧课堂上,我学习到了很多有关石油的知识,了解到了石油和我们国家的安全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石油,我和家人们一定全力支持石油勘探。”

白鹊山村的村民黄淑英表示,这次活动,让她真正了解了当今中石化页岩气勘探施工装备是多么先进,以及施工作业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她说:“我要为中石化的绿色勘探点赞!”

序幕拉开了,戏怎么唱

利川天然气矿产勘探历史由来已久。

上世纪60年代,在利川的建南镇,便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油气勘探大会战。4000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人,来到了建南狭长的沟壑幽谷中艰苦创业,于1971年5月16日成功钻探建3井,标志着建南天然气田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在石炭系打出第一口气井——建13井,在国家油气勘探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在建南、忠路等乡镇实施了多期地震勘探项目。

建南天然气田的发现,拉开了江汉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序幕,也拉开了几代江汉人立足利川、开拓创新的序幕。

截至目前,建南天然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30余亿立方。

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利川二维项目部SGC2127队党支部书记高辉说,建南天然气田位于利川市境内齐岳山深处。第一批江汉勘探人1969年就从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汉油田来到了这里,一年难得回几趟家,很多人都是在这里干到退休,与利川结下了很深得感情。

2012年,为了实现天然气大发展的夙愿,江汉人走出利川,成功建设了中国首个具有年产百亿方天然气能力的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

但是,利川是江汉人出发的地方,江汉人始终没有忘记利川几十年来的支持和帮助。

2020年,江汉人回归利川,拉开该地区页岩气勘探序幕。

2021年,提交红星地区页岩气预测储量1051亿立方米,填补了国内二叠系页岩气勘探开发空白;

2022年,确认红星地区页岩气控制储量621亿立方米,标志着该地区二叠系页岩气勘探开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利川的页岩气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其开采潜力究竟有多大?

为此,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100多号人开进白鹊山,在此推进二维地震勘探项目。

二维地震勘探,是一项基础工作,它就像油气专家们看向地球深处的眼睛,关系到油气资源找不找得到,找不找得准,打不打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十四五”后两年的2024-2025年,江汉油田计划在利川地区新增部署井位40口,投资25亿元,力争在“十四五”末,页岩气累计探明储量达到1000亿方,页岩气年产量达到5亿方,打造湖北省首个页岩气规模增储和商业开发基地。

页岩气勘探开采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需要利用大量的新设备、新工艺,特别是对推动绿色勘探,保护当地的青山绿水、人民的生活安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现在企地通过公众开放日走到一起,围绕页岩气绿色勘探交流互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绿色勘探,还工区碧水蓝天

半个多世纪以来,利川人就对这群远道而来,在当地勘探油气的“红衣人”非常热爱。

他们说,天然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油气勘探开采,特别是页岩气的勘探开采,都是地势险峻、地形复杂的地理环境,“红衣人”的到来,改善了当地的交通,让当地人出行方便。

还有一个很直观的改变就是当地的群众也用上了天然气,再也不需要上山砍材割草,烤火、做饭烟熏火燎,现在山上草木茂盛,河里清水长流,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前来避暑旅游。

多少年来,“红衣人”在利川境内打井放炮,勘探油气。事实上打井放炮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的勘探方法,不会造成山体滑坡,不会对房屋建筑屋造成损害。

该顶技术已形成一整套科学理论体系,中国人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发现了大庆、胜利、辽河、新疆等大油田和气田,美州、欧州、海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是采用打井放炮的技术进行勘探。

如今,我国的油气勘探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许多新设备、新工艺已步入世界前列。

何况,承担利川二维勘探项目的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是国家四部委联合授予的“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也是连续四届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

该公司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勘探足迹遍至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海外东南亚、中亚、南美、非洲等区域,先后参与了普光气田和涪陵页岩气田的勘探开发,多次获优秀工程和重大油气发现奖;上世纪90年代初在利川鱼皮泽地区获得了南方灰岩出露区第一条可供解释的地震剖面,在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上展出。

该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闻博在公众开放日活动上表示,本次项目运作,将践行绿色低碳,做好尽职调查,科学设计,文明施工。

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开展本次活动,相关单位和居民在施工时能配合做好一定范围、时间内机械的停产以及城区和道路临时交通管制工作,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江汉分公司利川二维项目部SGC2127队党支部书记高辉说,利川二维项目部将进入利川市、恩施市部分乡镇村组开始施工。

他说,本次勘探施工是在乡镇、企业、街道、村组居民们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等处铺设地质资料接收线,在规定的安全距离外打井、放炮作业,“我们承诺坚持绿色洁净勘探,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油料消耗,依法合规处置‘三废’,还工区碧水蓝天。”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勘探资料,施工要尽可能的排除或减少外界干扰;同时,为保证资料采集的连续性、完整性,勘探施工将会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