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毫无疑问,今天生活在北京的人,正在从持续改善的生态中,享受生活的美好。区域协同,持续攻坚,“一微克”行动抠出一整片蓝天;造林绿化、湿地保护,消失将近80年的濒危鸟类栗斑腹鹀重回密云山地;还河于城,还水于民,北京五大河流再现河畅景美,再度连山通海;地铁延展、骑道连通,绿色出行便捷舒适,蔚然成风......环境污染得到全方位治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表达。

回望十年前,“大城市病”还是普遍困扰:沙尘侵袭、雾霾围城、道路拥堵、河水断流、地面沉降,是城市之痛、市民之忧,更是政府之急。“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朝着“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迈进。北京的天空也以肉眼可见的变化持续改善,从“APEC蓝”“阅兵蓝”到“冬奥蓝”“北京蓝”,PM2.5年均浓度从每立方米89.5微克下降到每立方米30微克,新时代十年完成了发达国家30年的治污历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北京的大气环境治理也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样本。人们看到的,是蓝天越来越多;看不到的,是环保人夜以继日的努力,是多地多部门的联动配合,是市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是从政府到百姓环保理念的升级。

蓝天的增多,只是北京生态治理成效的一个侧面。十年间,北京消除了劣五类水质断面,密云水库蓄水量创下历史新高,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超额完成,大尺度绿化空间在城市铺陈,绿色成为大国首都的鲜明底色。如今的北京,水清岸绿、繁星闪烁、雨燕翔空,生机盎然,“大城市病”治理成果日渐丰厚,和谐宜居水平显著提升。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十年间,生态的改善,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生态农业、绿色产业、特色旅游、户外运动,凡此种种,在京郊各区蓬勃生长,村民得到了实惠,北京也迎来了成色更足的高质量发展。

站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口,生态治理的任务越发艰巨,治理的目标也在提高。要看到,北京的污染治理依然处于攻坚阶段,重污染天气还没有消除,区域性传输影响仍然较大。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如何进一步调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考验政府的智慧,也需要民众的担当。

生态治理是一条漫漫长路。然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起点上再出发,北京将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走下去,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要求的那样,久久为功、标本兼治。未来的北京,要继续拥抱繁荣与活力,也要坚定平衡发展与环保,走出一条通向未来的双赢之路,让人民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