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13时许,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坍塌的是露天煤矿作业面北侧山坡,现场形成了南北长约200米、东西长约500米、净高约80米的坍塌体。当天下午六点多,发生二次坍塌。

截至23日22时30分,事故已经造成6人遇难,6人受伤,尚有47人失联。

露天矿安全不容小觑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全球矿业:安全、就业与生计》(2018年版)报告,全球矿业事故中有43%发生在露天矿,这些事故导致了480人死亡和2800多人受伤。

美国国家矿业协会(NMA)发布的《美国矿业:2020年安全报告》指出,2019年美国共发生了12起重大矿山事故,其中4起是在露天矿发生的。这些事故导致了4人死亡和22人受伤。

澳大利亚矿业安全中心(ACARP)发布的《澳大利亚矿业安全研究报告》指出,自1978年以来,澳大利亚共发生了62起矿山坍塌事故,其中有21起是在露天矿发生的。这些事故导致了16人死亡和30多人受伤。

以上数据表明,露天矿事故虽然不是矿山事故的主要类型,但仍然会对矿工和周围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2022年,中国也发生了多起露天煤矿坍塌事故。

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官网,2022年7月23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泓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边坡坍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6人受伤。

2022年10月3日12时,国能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发生一起一般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8.2万元。

前者事故原因是该矿对煤页岩互层边坡未按设计留设安全平盘,形成超高、超陡边坡,加之前期雨水侵润作用使岩体稳定性进一步弱化,致使边坡失稳坍塌。后者是因为项目部冒险使用装载机进行充填,工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作业,作业区下部采空区塌陷,车辆及人员被掩埋。

去年两起露天矿事故都暴露出涉事企业对安全问题的轻视和对安全管理规范的不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故煤矿“劣迹斑斑”

事故发生后,发生坍塌事故所在煤矿的信息,陆续被媒体所公布。

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内蒙古新井煤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竟然是一个“劣迹斑斑”的煤矿。天眼查数据显示,该矿涉及各类案件209项,超九成为被告,目前处于首次执行阶段的案件有144件。而且,这家煤矿不仅13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目前全部未履行),也曾因涉及多项安全问题被行政处罚。

处罚原因包括:通往采场的主运输道路未设置限速、道口等路标;采场北部滑坡区域未设警示标志;煤矿未根据采场实际情况填绘采剥工程平面图、运输系统图等图纸等。

更早之前,2015年时,新井煤业因存在未批先建、未落实环评要求等问题,就曾被责令停产。2022年2月25日,阿拉善盟生态环境局腾格里分局还针对新井煤业露天堆存原煤未采取有效苫盖措施的行为,依法责令改正,并处罚款8万元。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关键期的矿山安全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的消息显示:2022年全国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4%和2.4%,重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2.3%,煤矿瓦斯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44%,未发生冲击地压和火灾死亡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矿山安全向来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一直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大力推动安全关口前移;还扎实开展了安全专项整治,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持续在安全防范和落实制度层面上进行完善。

就在新井煤矿发生坍塌事故前8个月,2022年6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正式发布了双方联合编制的《露天煤矿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也曾强调,要强化露天矿山边坡管理,重点对照检查是否存在以建代采、“半边山、一面墙”开采、台阶超高过窄、边坡角超过设计值、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监测不符合要求、防排水设备设施失效等问题。

然而,仅仅过去了8个月,这起事故就发生了。

当然,事故反思是多层面的,不同的个体往往执一而论。但回顾各类事故,我们能发现,至少安全治理方式的演变是明确的,就是要坚持预防为主,推动安全治理模式转型,完善事前预防制度机制,深化灾害超前治理,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大力推动安全关口前移。

毕竟,事前预防可以普遍参与,人还在,物未损;而事后,面对救援重重困难和未知的结果,只能靠专业力量和装备去为被困人员争取时间了。(撰文/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