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最美“夕阳红”

近些年来,四川省古蔺县充分挖掘“四渡赤水”红色文化,打造“四渡赤水晚霞红”老党员服务品牌,通过优化组织设置、积极搭建平台,让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再立新功。(4月15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的桥比走的路多”,“姜还是老的辣”,这是人们对年长者经验宝库的通俗阐释。乡村振兴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多个方面,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人才力量的充分发挥。退休干部不仅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其中很多退休干部也是专业人才。一些退休干部人才返乡参与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退休干部人才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退而不休,退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退休干部来自不同的战线和领域,是一个蕴含丰富智慧经验、可继续挖掘的巨大人才宝库。退休干部群体拥有突出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不少人曾是各单位各领域的领导、专家,各种资源网络富集,在人民群众中往往具有较高公信力和威望。而且他们有的来自农村,十分熟悉农村、喜欢农村,而且素质全面、经验丰富,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他们有着独特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挥阅历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参与。他们有情怀肯奉献、有觉悟认识高、有素质能吃苦、有能力会做事、有办法能落实,所以他们的思路更清晰、规划更长远,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得更彻底。因此,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需要离退休干部这样一批有经验、有知识的人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言献策。在乡村振兴建设决策中,能依靠自身阅历做好“建议员”,集思广益地对当下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农村重难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积极为离退休干部搭建建言献策平台。建立“离退休人才”队伍专家信息库,动员组织老干部人才凝聚合力,吸纳各类专家人才,通过科普服务、科技培训、现场教学的方式,到乡村振兴一线指导农民发展新型种植、养殖等产业,开创现代农业新局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围绕工业、农业等主导产业和当地的资源优势,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赴外地参观考察和县内专题调研,听取报告会,召开座谈会,鼓励老干部发挥“局内人”“局外人”的双重身份优势,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发展集体经济出谋献策,助力产业振兴。充分发挥老干部独特优势,为村集体经济出谋划策,对村里的产业进行分析研判,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发展符合群众意愿的产业。帮助村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发展规划,因村制宜发展致富项目。同时,鼓励有经济工作经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退休干部,回乡创办、领办发展项目,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发挥致富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离退休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乡村振兴需要他们贡献力量,需要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最美“夕阳红”。(文/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