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总有学生问我:“咱们的红色特工,真的像电视上演的那般有魅力吗?”对于这类问题,笔者用熊蕾女士的一句话来回答,她曾说:“父亲的潜伏生涯远比影视剧精彩”。熊蕾的父亲叫熊向晖,中国最牛的特工之一。
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些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们,凭借着忠诚和智慧,屡建奇功。当新中国强大地屹立于世界之林时,他们的传奇往事才一一被世人所知晓。人们发现,他们的掩护身份有的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有的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有的甚至是国民党的将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色特工。
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是发生在蜀地的一段特工往事。
1929年5月,在成都三桥南街,一家名为“努力餐”的餐馆开张了。
要在成都开好一家馆子,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件易事。一来,川菜种类繁多,菜品要是跟不上,注定是无法长久的;二来,蜀地百姓对美食一向挑剔,要是味道不好,一切都白搭。
不过这家餐馆的老板确实有两把刷子,他叫车耀先,四川大邑人。在餐馆开张之初,他就专门从滇军请了一位大厨。所以开张后,店里供应的菜品也是很有特色的,烧什锦、白汁鱼、清汤三鲜,样样都有。
在那个年代,很多开餐馆的都是坐等客人上门。但车耀先却是一个脑子很活泛的生意人,为了能打响餐馆的名气,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把餐馆的特色菜肴编成顺口溜:
……机器面,味道鲜;革命饭、努力餐;烧什锦,名满川……
把菜式编成歌谣,在那个年代算是很新奇的事物,这让“努力餐”在短时间内声名远扬,很多人慕名而来。
而且和很多只顾着赚钱的餐馆不一样,“努力餐”餐馆是有他们的坚持和遵旨的,老板车耀先在餐馆开张时,专门在墙壁上写下了一幅意义深远的题词:“要解决吃饭问题,努力,努力!”
除了口号吸引人外,餐馆的菜式也很有讲究。各式传统川菜样样齐全,而且为了让普通百姓能吃得起,车耀先还专门让大厨做了“大肉蒸饺”和“大众蒸碗饭”,又便宜又管饱。
在细节上,车耀先也做到了极致,他家所有的筷筒上一律写着:“
如果我的菜不好,请君向我说;如果我的菜好,请君向你的朋友说。
这样的餐馆,是不是让大家觉得跟现在很多店一样“时髦”。事实证明,这一切安排都是值得的,餐馆的生意很好,每天前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
当然,店里生意好除了靠老板车耀先的聪明外,更靠的是伙计们的齐心。在那个年代,一般店老板和店里的师傅伙计们,讲的还是主仆关系。所以在其它店,每到饭点老板一家都是单独开小灶,其他的师傅伙计则凑在一起随便对付。不过“努力餐”却不一样。
在“努力餐”,老板和店员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彼此间相处十分融洽。每次吃饭的时候,大家伙都在围坐在一张桌子,每次有客人给小费,老板也不会拿走。
更让他们暖心的事,店里好几个店员的婚事,都是老板娘黄三姑娘帮忙操办的。为了让店员过得好,老板两口子是出钱出力。对这些店员来说,这家店的老板和老板娘是他们遇到过的最好雇主。
如果餐馆能够一直这样顺风顺水地开下去,必然能在成都打响名堂。只是大伙儿都不曾想到,变故会来得那么突然。
1940年3月18日,老板车耀先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抓走了。
当时老板娘黄三姑娘很是不解,自己的丈夫只是经营一家餐馆,并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大不了就是平时会给一些爱国学生们免单之类的,为什么会被抓走?她四处打听,才知道是成都行辕抓的人。
为了救回丈夫,她专门找人写了状纸,状告成都行辕胡乱抓人,但最终却没有任何作用。她只能带着孩子苦苦地等着。
餐馆的店员更是想不通:这样的一个好人,为什么会被当局抓走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店员们多年。直到10年后,真相才最终揭开。
1949年12月的一天,店里突然来了一位军区的大领导: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王维舟。
从他口中,黄三姑娘才知道:原来丈夫是我党的红色特工。结婚整整31年,她终于明白了这一点。对于这一身份,黄三姑娘虽然意外,但想一想丈夫平时的仗义之举,便觉得是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让她都接受不了的是,此次王维舟还带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车耀先在3年前,就已经牺牲了。一时间,车家上下痛哭不止,伙计们也跟着落泪。
那么车耀先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过往,他既然是我党的特工,为何会在成都开餐馆呢?是谁给他派的任务,他被抓后又经历了什么事?请跟着笔者一起,了解这段尘封的往事。关于家与国,关于爱情和坚守,车耀先和她的妻子黄三姑娘,在几十年前,交上一份满分答卷。
1894年8月,车耀先出生在四川大邑县灌口场一个小商贩家庭。起初家里条件还可以,有能力送他到私塾去读书。只是随着世道越来越乱,家里的条件也每况愈下,最终再无余力继续负担,他只能辍学当起了小贩。
11岁时,车耀先开始为家中的生计奔波,辗转在方圆三十里的乡场,靠着卖地瓜、甘蔗、火柴等来贴补家用。那时候做小贩,其实就是挑着一个卖货担子走街串巷。这段风里来雨里去的经历,让车耀先接触了各种人群。
14岁时,车耀先经人介绍去了崇庆县城一个商号当学徒。他脑子灵活,学东西快,而且做事从来不马虎,老板一家很喜欢他,待他就像对自家晚辈一样。
就这样,一晃三年,17岁的车耀先从原本的学徒成为商号的一把好手。老板娘很疼他,便问他“有没有喜欢的姑娘,大姐给你做媒”。
生意人都比较坦率,车耀先指了指商号对门的摆摊姑娘:黄三姑娘。当时很多女孩子都是没有正式名字的,黄三姑娘其实也一样。黄是她的姓氏,“三姑娘”说的是她在家中排行第3。
老板娘明白车耀先的意思后,带着他的家人就去提亲,谁知还是晚了一步,对方已经和别人订了聘。
这下一向自信的车耀先,可算是受了挫了。一气之下,他索性弃商从戎,到川军去当了兵。当然,和那时候的有志青年一样,车耀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去当兵,也是受到了辛亥革命的影响,想扛起枪做一番利国得民的大事。
车耀先不知道的是,其实黄三姑娘也一直对他印象很好,心里也有他。他去当兵后不久,黄三姑娘就逼着家人退了那门亲事,一心等着他回来。
车耀先家里人得知黄三姑娘退婚了,第一时间又再次上门提亲。这一次,没有了其他因素的干扰,黄三姑娘家也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婚事敲定后,家人赶紧给车耀先写信,让他回来成婚。就这样,这对有情人在老家举办了婚事。那年正是1918年,车耀先24岁,黄三姑娘22岁。
那时候虽然封建王朝已经覆灭,民国成立,但是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还是主流。不过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车耀先早已摒弃了落后的思想,在他心中,黄三姑娘和他一样,是平等的。于是他便给黄三姑娘改了个名字,叫:车体先。
结婚后,车耀先就带着妻子一同回到了部队。在车耀先的帮助下,原本不识字的车体先,也开始学习识字读书,这也为她后来一个人料理“努力餐”餐馆打下了基础。
夫妻俩本以为,今后他们会在部队一直待下去,直到1923年,一次受伤让他们改变了这种想法。那一年,车耀先所在部队在简阳县城驻扎,此时的他已经升任为连长。在一场军阀混战中,他头部受到重创,昏迷不醒。
当时敌人都以为他已经战死,还把他的衣服剥了,推进深坑。好在车耀先运气好,在第二天正好附近的村民路过,发现他还活着,就把他救起送回了部队。车体先看到丈夫满身血污,浑身抽搐,内心悲痛不已,强忍着将丈夫送到了成都陕西街福音堂医院。
虽然经过紧急抢救治疗,车耀先脱离了危险,但是因为碎骨难取,压迫到左腿神经,他的左脚落下了终身残疾。多年后,已经加入我党的车耀先,每每提到这段经历,都自嘲地说:“
我的头部是为军阀们争洋房、争小老婆才受伤的。
虽然这是玩笑话,但受伤后的车耀先意识到了,给军阀打仗是真的不值得的。他拼死拼活,无非就是替那些头头们抢地盘。不管他们之中谁赢了,都不会有人真正关心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的死活。
自己的经历,再加上看到老百姓的水深火热,27岁的车耀先开始思考救国救民的真正出路。只是他想了很久,都没有理清楚。直到1926年,已经在四川军阀刘湘手下任团长的车耀先,开始了解了共产主义。
那时,随着大革命的开始,刘湘部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正值国共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很多我党人士也先后进入刘湘部队。车耀先就是在这段时间对我党有了深刻的了解,开始逐渐向往共产主义。
只是那时候国民党反动派狼子野心,军阀刘湘也是一丘之貉。1927年,刘湘和蒋介石在重庆大肆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制造了“三·三一惨案”。车耀先对国民党这种背叛革命的行径十分不齿,愤然离开了川军。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车耀先先后出游日本、朝鲜等地,积极寻求救国救民之路。最终,他发现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深陷水深火热的中国。于是在1929年,35岁的车耀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的他充满了斗志和干劲,还曾怀着无限的激动写下一首自誓诗:
喜看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
愿以我血献后士,换得神州永太平!(节选)
此后,车耀先就开始了在成都地区的革命工作。因为在成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经党组织考虑,决定让他留在成都从事地下工作。为了掩护革命活动,聪明的车耀先便想到开个餐馆,
于是便有了这家叫“努力餐”餐馆。
此后,车耀先就有了两重身份。
表面上,他是一个的餐馆老板,妻子黄三姑娘则是一个“八面玲珑”的老板娘。成都当时是白统区,夫妻俩在餐馆每天都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国军将领,怎么跟他们相处,是一门“大学问”。车耀先出手大方,而黄三姑娘则很会说话,夫妻俩每每都能哄得那些“军爷”开开心心。后来,车耀先利用这些关系,打进了刘文辉的二十四军,做了个上校参谋。
暗地里,车耀先真实的身份是中共川西特委会委员。他当时的任务很多,既要在国军部队发展我们的革命力量,又要营救一些被俘人员。
潜伏的生活是危险的,为了把这种危险降到最低,车耀先甚至没有告诉妻子自己的真实身份。在黄三姑娘眼里,丈夫只是一个爱国青年而已。对于丈夫背地里做的那些事,她全然不知情。
那时候的“努力餐”餐馆,表面上是一家普通的餐馆,其实也是四川革命的活动中心。有很多革命活动,都是在这家餐馆里策划组织的。
当同志们在餐馆里讨论传递信息,讨论事情时,车耀先则负责在店内巡视。有时候,部分革命党人进店时就被人跟踪,车耀先就给对方递眼色,告诉他:后面有“尾巴”。就这样,车耀先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36年12月12日,随着“西安事变”爆发,国民党当局开始封锁事变真相,对外发布谣言,意图迷惑广大群众。车耀先见此情景,积极筹办了《大声》刊物,旨在将西安事变的真相公布于众,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
自此以后,车耀先经常要外出忙于抗日救亡运动,店里的大小事情就交给了黄三姑娘一人管。黄三姑娘天生就是个生意人,但凡是她经手的账目,一笔一笔都算得清清楚楚,店里的伙计们都服她。
每天晚上丈夫从外面回来后,黄三姑娘就弄上几个小菜,告诉丈夫今天店里支出多少,收入多少。而车耀先倒好,根本就听不进去,什么事都是一句:“你作主就行!”他心里装着的,全是抗日的大事。
要革命就得花钱,车耀先要花的钱显然不是小数目,对这一点黄三姑娘倒是大气得很,每次丈夫出门办事,她都要给他塞上点钱。她并不知道丈夫拿钱去干什么了,只是说:“你一个男人家,哪能不用点钱。”
黄三姑娘给了车耀先一个温暖的家,而车耀先则给了无数川蜀地区革命青年一个温暖的容身之处。
有困难的有志青年,到了“努力餐”,只要报出“一菜一汤”的暗号,他的餐费车耀先就全免。在车耀先的《大声报》影响下,无数革命青年受到鼓舞,纷纷奔赴延安。以至后来,成都地下组织有这样一种说法:“要想去延安,去找车耀先”。
对于这些事,黄三姑娘也不多问,她完全信任丈夫。每次当丈夫需要她出钱出力时,她也
一点都不含糊。当时他们有3个女儿两个儿子,母亲对父亲的种种体贴他们都看在眼里。长大后,儿女们每每提到这些细节,都满是笑意。
在那样的烽火年代,“努力餐”成为了成都街头最暖心的一个餐馆,同时车耀先的身份也被国民党反动派掌握,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1940年3月14日,国民党反动派特务头子康泽在成都策划了“抢米事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一群国民党特务敲响了“努力餐”的大门,他们称这件事和车耀先有关,将他秘密逮捕。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此后,车耀先先后被关在贵州熄烽集中营和重庆渣滓洞。反动派之所以没有马上杀害他,是有阴谋的。除了撬开他的嘴,得到我党地下组织的信息外,他们最大的目的是希望车耀先承认自己是共产党。然后再让他证明“抢米事件”是我党主导的,到时候我党就成了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罪人”。
车耀先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死活都不认,只说自己是一心抗日的中国人。因为拒不“认罪”,他被整整关了6年。
在这6年里,车耀先没有停止战斗。他和被关的同志们一起,在敌人的铁窗下成立了我党的临时支部。成员的名字应该被我们记住,他们是:
罗世文,《红岩》中英雄许云峰的原型之一,1946年遇害;
韩子栋,《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他后来越狱成功,于1992年病逝。
除了这二位外,其实还有很多英雄,在早前的文章里笔者曾一一介绍过,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发光。在狱中,车耀先写下了60万字的《四川军事史》。同时,他还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写成《自传》。只是这本书还没有写完,他就于
1946年8月18日被敌人杀害于松林坡戴笠停车场。
在这6年里,黄三姑娘四处打听丈夫的下落,但得到的只是他托人传的一句口信:
大概一时回不来了,请把儿女们照看好。
她写过告状信,但不管她怎么求那些人,别人就是不理她。组织上也曾多方给反动派施压,但反动派就是不肯放人。
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5个儿女,我们很难想象在那样的年代,一个弱小的女子是靠什么力量支持下来的。但黄三姑娘的的确确做到了,她苦苦支撑着“努力餐”,跟伙计们一起等着丈夫回来。
为了这个家,黄三姑娘苦熬着,落下了一身的病。就算是这样,她仍坚持让几个孩子上学。孩子们一直记得,每天早上餐馆开张前,母亲都有一件必做的事:到父亲办公的小屋里打扫,就像他还在家里一样。
丈夫看过的书,黄三姑娘都一一保存着。其实她并不识字,但她知道书上有丈夫的笔迹。这些书,一直被她保存到解放后。
除此之外,丈夫在的时候定下的规矩,她也从没有改变过。有人在堂前说出“一菜一汤”的口号,黄三姑娘会学着丈夫一样,给他们免单,虽然她并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虽然她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一等,就等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
国家不会忘记英雄!1949年12月,军区领导王维舟是代表组织、代表国家,亲自去看望黄三姑娘的。告知她,她丈夫是个光荣的共产党人;告知她,别等了,他已殉国。
面对这个坚强的女性,王维舟还提出要给她家发放烈士技术抚恤金。但黄三姑娘拒绝了,她说:“
感谢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我们一家人可以自食其力
”。是啊,儿女在她的教育下已然成才,他们当然可以自食其力。
同时,黄三姑娘还把丈夫付出了半生心血的“努力餐”,也交给了国家。5年后,由于长年的劳累,再加上思念丈夫,黄三姑娘病逝,那一年她58岁。
现在在成都,还有高龄老人会给孩子们讲起当年“努力餐”的故事。有时候,老人们说这是一个地下特工的传奇往事,它关乎信仰,关乎国家的命运;有时候,老人们说这是一段爱情往事,一个商店伙计爱上了对面摆摊的小姑娘。
但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一段关于家与国的往事。当年,曾有人问过车耀先:“
为什么餐馆取名努力餐?
”车耀先说:“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这两口子,为国、为家,都努力了。谨以此文,纪念红色特工车耀先以及他的贤妻黄三姑娘。
这是文章尾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