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方按:阔别本公众号月余,是我停更时间最长的一次。原因一言难尽,生死契阔,亦不过如此。在正式“回归”之前,先发个小广告,推一本科普书籍《食日谈:餐桌上的中国故事》,恰好我也写过不少与栽培作物相关的文章,如有与本书内容相左之处,一定是我错了。正文如下, 想买书的朋友请看文末扫描下单。
去年,庞博在《脱口秀大会》上讲了个段子,说有个正在筹备的综艺节目,是让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男生,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用6个月的时间种出1万斤粮食,竟然有300多个爱豆报名了。
(图源:《脱口秀大会5》)
没想到这个段子居然是真的。
近日,劳作纪实节目《种地吧》开播了,陈少熙、何浩楠、蒋敦豪、李耕耘、李昊、鹭卓、王一珩、赵小童、卓沅、赵一博10位年轻人组成“种地小队”,以劳作的方式,展现他们的自我成长。
《种地吧》海报(图源:豆瓣)
节目真实还原农民们的日常生活,第一次体验农耕生活的“种地小队”,在田地里经历重重考验,37次收割机陷泥、48次农机维修,最终他们收获了62.66吨水稻,除了种地,他们还要修房子、养羊……
(图源:微博@种地吧)
(图源:微博@种地吧)
农业题材火爆可不止这一两天。国内有爆红的李子柒这类博主,还有播了六季的《向往的生活》,国外有《克拉克森的农场》《最大的小小农场》这些优秀的农场纪录片,《动物森友会》《模拟农场》等游戏,也都有大量拥趸。
很多人都梦想远离城市,远离雾霾,远离内卷,在自己的一片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所以,农业题材的节目总能反复拨动人们内心的弦。
(图源:《向往的生活》)
科技越发达,人们就越想要回归本源。
然而,现代人对于农业了解得太少了,正如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说:“历史清楚地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却不能告诉我们麦子是哪里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愚蠢之处!”
餐桌上每一样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背后都有着精彩的故事。
上哪儿去了解这些故事?找“南瓜博士”李昕升准没错。
李昕升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的副教授,因为他对南瓜史学研究的拓荒,被网友们称为“南瓜博士”,他还是B站坐拥几万粉丝的食物史up主,让我们跟随李昕升,穿越时空,走进食物的神奇世界。
(图源:哔哩哔哩@李昕升讲食物史)
01
唐朝的餐桌上,到底有没有南瓜?
在临潼博物馆里,有一件国宝——“唐三彩南瓜”,状如橘瓣,以虎皮黄釉为主,间施绿釉,蒂与花落痕迹尤其逼真。
(图源:临潼博物馆)
然而学界公认,南瓜是在16世纪中叶(明朝)才传入中国的,怎么会出现在唐代的艺术品中呢,难道是“穿越”了?
李昕升认为,这件艺术品,还真不一定是南瓜,因为不论是文字记载,诗词歌赋还是绘画、实物资料中,唐朝均没有任何关于南瓜的记载。文物命名有一定的主观性,考古人员并不是研究食物的专家,单凭长得像南瓜就给它命名,也说得过去。
从造型上看,说它是“三彩大蒜”“三彩甜瓜”似乎都没问题,但由于大蒜是佛家的“五荤”之一,按理说不可能出现在地宫里,所以它更可能是甜瓜,毕竟《诗经》中早就有“瓜瓞绵绵”的诗句。
(图源:pixabay)
唐朝人的餐桌上虽然没有南瓜,却也不妨碍它的精彩,都城长安的帝王或贵族之家能够常年享受来自全国的物产,山东沿海的文蛤、长江流域的糖蟹、安徽的糟白鱼、浙江的干生姜、陕西的枇杷……都在进贡的名单之上,还有高昌来的马奶葡萄,安南来的槟榔和香蕉,新罗来的松子等异域珍馐。
宰相韦巨源拜向唐中宗进献“烧尾宴”,记录的有58道菜肴,有主食,有羹汤,有山珍海味,也有家畜飞禽,光是糕饼点心就有20多种,用料之考究、制作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图源:北京故宫博物院)
02
古装剧饭馆里的大米饭都是BUG?
提到主食,我们想起来的就是米饭、馒头,其实在唐朝以前,普通的中国人是很难吃到大米饭的。
电视剧《寻秦记》的背景是战国时期,剧中古天乐在饭馆里要了一大碗米饭,这就是一个BUG。
(图源:哔哩哔哩@李昕升讲食物史)
因为水稻的种植主要是在南方,而我国古代,特别是在唐代以前,政治文化中心是在北方,人口也主要聚居在北方,所以吃水稻的人并不多。
司马迁在《史记·食货志》中记载:“楚越之地,饭稻羹鱼,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意思就是,北方的正经人不吃水稻,只有南方的蛮夷才吃。
后来随着人口的南迁,水稻的地位才逐渐被抬升,全民吃大米饭的时代才到来。
(图源:pixabay)
中国人最早的主食,其实是小米,小米是中唐以前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着“五谷之首”“百谷之长”的称号,小米还有一个别名叫“稷”,“江山社稷”的“稷”是土地神的意思,用它来命名小米,可见小米的地位之高。
(图源:pixabay)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面条,是在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面条的形状和今天的拉面一样,直径约3毫米,总长超过50厘米,卷曲在一个扣着的陶碗下面,经科学鉴定,证实该残留物是喇家遗址先民用小米粉压制而成的面条食物。
所以后来小麦传入中国,没有变成面包,而是变成了面条,这跟我们的饮食习惯、食物加工习惯都有很大的关系。
(图源:哔哩哔哩@李昕升讲食物史)
03
中国比四大发明还实惠的发明:把大豆当肉吃
中国是大豆的唯一起源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三千年前《诗经》中所说的“菽”就是今天的大豆。
(图源:unsplash)
大豆是先秦时期的重要主食,后来逐渐退出了主食的领域,作为副食发光发热。大豆不仅被用来制造豆腐、豆浆、豆豉,也是酱油、味噌等酿造的主要原料,如果没有这些大豆做成的副食品,我们的生活还真是少了好多乐趣。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以大豆代替肉类,是中国人的重要发明。
我们的畜牧业没有西方发达,老百姓很难吃到肉,但多亏了大豆,它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即使不吃肉也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图源:pixabay)
今天,大豆产量第一的国家是美国,大豆在美国甚至被用到了工业领域,福特汽车就将大豆发泡材料用于汽车座椅的弹性坐垫和椅背中,将大豆油添加在汽车涂料中,这极大降低了汽车制作过程中的石油消耗。
(图源:哔哩哔哩@李昕升讲食物史)
04
没菜吃的中国古人,是全靠出使西域的张骞拯救吗?
全世界的重要作物大概有600种,其中至少一半都起源于中国。然而中国虽然物产丰富,蔬菜却是极度缺乏,《诗经》中记载可以食用的蔬菜有二十多种,大部分都是野菜,真正可以栽培的非常少。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能吃的基本上只有葵、韭、藿、薤、葱这“五菜”,所以需要不断从域外引入蔬菜。
很多人将引进大量蔬菜归功于出使西域的张骞,但其实张骞一个人哪里背得了那么多蔬菜?他带来的就只有两样——苜蓿和葡萄。
后来,不断有蔬菜通过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大大丰富了我们的餐桌。
(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有些蔬菜我们可以从它的名称来判断它是什么时间传入的。
汉晋传来的蔬菜,多以“胡”命名,比如胡麻(芝麻)、胡荽(香菜)、胡桃(核桃)、胡蒜(大蒜)、胡瓜(黄瓜)、胡豆(豌豆)……
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突显,出现了很多以“海”命名的蔬菜,比如海棠、海枣(现在的伊拉克蜜枣)、海芋……
明清时期传入的外来作物,则好多带有“番”字,比如番麦(玉米)、番瓜(南瓜)、番豆(花生)、番椒(辣椒)、番梨(菠萝)……
(图源:unsplash)
到了近代,叫“洋什么”“西什么”的比较多,像是洋白菜、洋芋、洋葱、西芹、西兰花等。
今天大家特别喜欢的国民级菜肴,西红柿炒鸡蛋,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有的菜,在民国时期西红柿炒鸡蛋只有少数吃货才吃过,汪曾祺当年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就记载他吃过这道菜,感觉还不错。
(图源:pixabay)
05
古时候的川菜,居然是甜的?
金庸老先生的《天龙八部》中犯过一个明显的错误:
“段誉被鸠摩智挟持,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
问题就出在了“辣椒”上面。
《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晚期,那个年代的人,是不可能知道辣椒为何物的。
在今天已经成了文化符号的辣椒,直到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民间普遍开始吃辣椒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以后了。
在辣椒传入之前,中国也有食辛辣的传统,比如像花椒、姜、葱、芥末、茱萸,但这些都比不上辣椒的火爆。
(图源:pixabay)
今天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麻辣鲜香,让人难以忘怀,这样的川菜口味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形成的。
而在辣椒传入之前,川菜以炖、煮、蒸为主,主要用花椒、姜来调味,有明显的麻味、甜味,却一点儿都不辣。
(图源:pixabay)
辣椒在万历年间首先传入的是浙江,却在西南地区被发扬光大,在清末光绪年间,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记载,“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可见那时候这几个省的人能吃辣,在全国就已经达成共识了。
(图源:unsplash)
结语
民以食为天。美好的食物,可以滋养生命、治愈心灵。
食物是土地的慷慨赐予,也体现出人们对生活的期许和用心。
食物的故事,虽然看起来不如王侯将相的故事那样璀璨夺目,却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
给你推荐这本《食日谈:餐桌上的中国故事》,跟随“南瓜博士”李昕升,一起来探索食物的世界。
(戳图片即可购买)
《食日谈:餐桌上的中国故事》讲述了我们熟悉的作物的传播史、技术史、文化史,并涉及政治、社会、经济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索了作物与人的复杂互动关系,是一部深入研究粮食文化的诚意之作、一部讲述人类与自然的史诗,带你穿越时空,唤醒关于农耕文明的记忆。
荔枝、桃子、杏、李子、柑橘如何登上人类食物的舞台?
茶何以成为世人追捧的饮品,并化身艺术家和诗人的灵感来源?
玉米与农民起义发生频率有什么关系?
一粒米、一颗豆、一叶菜,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无不蕴含着大学问,它们都是劳动人民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这些餐桌上的中国食物,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拼上了一块块新的拼图。
本书也回答了一些更为深刻的问题:作物种植资源交流与发展,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与动因?演进路线是什么样的?外来作物的传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是如何与本土作物融合发展的?能为未来全球发展,消除饥饿、贫困,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哪些参考?……
本书作者李昕升,现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是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劲牌学者,也是“一席”讲者、B站UP主、微博大V。
《食日谈:餐桌上的中国故事》是李昕升的第一本科普书籍,内容言简意赅,配有风格清新的插画,是一本适合全民阅读的科普书籍。
参考资料
《食日谈:餐桌上的中国故事》(李昕升 著,马浩然 绘,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哔哩哔哩@李昕升讲食物史
一席演讲《李昕升:美洲作物的中国故事》
扫码下单
凤〡凰〡空〡间
设计类出版机构
一直只做一件事
用轻松有趣的方式
让人人都能参与设计
觉得不错,您再分享
微博/抖音/快手/知乎/小红书:凤凰空间
进图书交流群 请私信回复“交流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