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流的又来了啊~今天我们来聊聊嗯嗯摩托车的风道增压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各位注意,我今天说的不是涡轮增压而是风道增压涡轮增压使用在摩托车上现在还属于个案。但是使用风道增压的车型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崎 Ninja ZX-10R KR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田 CBR650R

相比川崎10R来说,本田的CBR650R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使用风道增压的车型。 目前在海鲜市场上便宜点的七八万块就能搞来一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这张图左边是本田CBR650r的采用了风道增压技术的双进气道。右边是本田自己公布的这款车的进气效率对比其他款式的图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采用了风道增压技术的CBR650r的进气效率明显高于其他。

这个技术最大的好处就可以让车辆在8000转之上还可以非常迅速的拉高转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技术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活塞时代的航空工业就使用了该技术,用以提高飞机的航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大聪明说:这还不简单?给摩托车设计一个前宽后窄的进气道不就可以了?

想法是好的但现实不可能。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风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增加引擎的进气量。但是我们所谓的增压,重点不是在量,而是稳定。

大家想一想,摩托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随着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周围环境风速也会发生变化。摩托车顺风行驶和逆风行驶的进气量肯定不同。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所需要的空气流量必须是稳定而且可控的。

换句话说摩托车所使用的风道增压技术,不仅要增压,在一定情况下还需要给进来的空气减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去看一般的摩托车的话,它的进风口一般都在车辆的后方或者侧方。而不是刻意去撞风的正前方。与所有的摩托车都是一样的,稳定的进气量比更大的进气量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进气量过大的话,发动机的空燃比就不会在发动机的一个最佳状态。缸内燃烧就属于一种缺油的状态。车辆的性能也会大幅度的下降,甚至会损害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田CBR1000RR-R的进风道设计图

所以这个事情没有想象那么简单。不是把摩托车进气口摆到摩托车的正前方就完事儿了。摩托车的风道增压进气导管设计非常麻烦。

首先是空间不足,就那么点地方,你还要考虑空气流速,空气动力学,空气滤网的材质, ECU的调校等等等等。

更麻烦的是你还需要在通气导管中设计扰流器或者扩散器。这个东西在摩托车低速的时候不能妨碍进气,在摩托车高速撞风的时候还需要把空气流速缓慢平稳的减少,以获得平稳上升的空气压力。这样才能得到增压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上首款采用这项技术的量产车型是川崎在1990年推出的ZZ-R1100。看到车头部分撅出来的那个性感的小嘴了吗。那个就是它的进气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款车以当时世界最速为目标设计,最终创下了312KM/H的纪录。在全世界范围内拿下了多个比赛的冠军。这款30多年前的速度机器就算是放到今天也是一览众山小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这项技术逐渐在GP里面成为了标配。不过说了半天风道增压,各位能猜一猜这项技术到底能提升多少马力?

5%!是的没错最高只有5%!你是不是觉得看似这么复杂的技术只能带来5%的功率提升好像有那么一点鸡肋?

现在内燃机已经基本发展到极致了。一个进风道的设计就能带来5%的性能提升已经是很恐怖的事情了。在赛车场上这5%的差距就代表着你站在领奖台上,你拖着行李回家。

好了,风压增加相关事情我们就说到这里。大家如果有什么想看的车型或者技术的话可以留言给我。

技术流的东西往往都没什么点击量,老板都看到这里了麻烦求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