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赐履按:要说荆轲是史上最有名的刺客,恐怕还是当得起的。司马迁在《刺客列传》里讲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其实,这几位都不是专职刺客,曹沫是大臣,有说他就是《曹刿论战》里的曹刿;专诸是有名的厨子,一道浇汁炙鱼天下闻名,这才请得动王僚;豫让本是智伯的门客,武功似乎一般;聂政是个狗屠,也不是专业刺客;至于荆轲嘛,则更像个歌唱家,一个整天醉熏熏玩儿乐队的主唱。荆轲暴得大名,是源于一次失败的刺杀。

荆轲是卫国人,好读书击剑。荆轲曾经到榆次游历,与天下闻名的剑客盖聂论剑,言不投机,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掉头走了。荆轲游到邯郸,和一个叫鲁句践的争执起来,鲁句践怒,起身大骂,荆轲“嘿嘿”冷笑几声,逃走。之后来到燕国,和一个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甚为相得(筑似琴,有弦,用竹击之),荆轲嗜酒,每日与狗屠、高渐离在市集中狂饮,喝到酣处,高渐离击筑,荆轲放声高歌,有时兴致高昂,有时唱着唱着又相拥而泣,旁若无人。荆轲在各国游历时,喜欢结交贤豪长者,到了燕国,又认识了一个高人田光,田光对他也掏心掏肺,认为他不是一般人。

衣赐履说:古龙讲,世上最古老的两个职业是刺客和妓女。古龙笔下的刺客,站在人群里,就如一滴水落进池塘里,你绝对看不出他是个刺客。这些刺客,从来不饮酒,饮食有规律,有个别的,除了白水煮蛋,什么都不吃,睡觉时和衣而卧,剑不离手。做派比墨家子弟还要严格。这个荆轲同学,与人论剑,一言不合就逃走;与人狂饮,不到喝嗨不结束,从哪里看都不像个刺客啊。

燕国太子姬丹从秦国逃回了燕国。姬丹和秦始皇嬴政是如假包换的发小儿,按北京话来说叫“铁磁”,俩人小时候都在赵国做人质,都不大受待见,同病相怜之下,经常互相舔舐伤口。等到嬴政回国即位后,作为燕国的人质专业户,姬丹又被他爹燕王姬喜送到秦国做人质。姬丹觉得他和嬴政是铁磁,想着嬴政总得时不时找他喝一杯叙叙旧吧,岂料嬴政根本没把他当回事儿,姬丹是热脸子贴上冷屁股,于是,一怒之下逃回了燕国。这一年,是前232年。

前228年,秦国大将王翦攻陷邯郸,生擒赵幽缪王赵迁(此时赵国还不算亡国,前太子、赵迁的哥哥赵嘉跑了,在代郡继承王位,称代王)。燕国上下一片惊恐。姬丹本来就对嬴政怀恨在心,想要报复,为此征求太傅鞠武的意见。鞠武认为燕国应该联合韩(看下原文,此时韩国应该已经灭亡)、赵、魏、齐、楚,重搞合纵,还要跟北方的匈奴搞好关系,才有可能对抗秦国。姬丹说,您的计划虽然不错,但短期内无法实现,让人烦躁,我实在等不下去了。不久之后,秦国将领樊於期(於读如乌)在本国获罪,逃到燕国。姬丹收留了他。

鞠武规劝说,秦王暴虐,且一向憎恨燕国,让人胆寒,等他知道咱们收留了樊於期,就像是把肉丢在饿虎往来的小道上,我建议您尽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

姬丹说,樊将军走投无路,前来投奔,我当然应该舍命保护他,你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鞠武说,想要安稳,却做危险的事;想要祈福,却又制造灾祸;为了结交一个新的朋友,却不顾及国家可能遭受大的危害,这真是招灾引祸啊!

姬丹对鞠武的劝说置之不理。

姬丹找到高人田光,为燕国的前途问计。田光表示自己老了,国家大事,太子可以去找荆轲商议。于是,姬丹携带厚礼,态度谦卑求见荆轲。

姬丹说,现在秦国已俘虏了韩王,又乘势举兵向南进攻楚国,向北威逼赵国。赵国无力对付秦国,那么灾难就要降临到燕国头上了。燕国既小又弱,多次为战争所拖累,哪里还能够抵挡住秦国的攻势啊!各诸侯国都屈服秦国,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再合纵抗秦了。目前,我个人的计策颇愚鲁,认为如果真能找到一位勇士,让他前往秦国胁迫秦王嬴政,迫使他将抢来的土地归还给各国,就像曹沫当年逼迫齐桓公归还鲁国领土一样。如此当然是最好的了。假若不行,便乘机刺杀他。秦国的大将拥兵在外,而国内发生动乱,于是君臣之间相互猜疑。趁此时机,各国如能够合纵抗秦,就一定可以击败秦军。希望您考虑这件事情。

荆轲沉默良久,说,这是国之大事,我愚驽,恐怕完不成这个任务(这可不是谦虚啊,是真完不成)。

姬丹膝行向前,连连向荆轲叩首,撒泼表示,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荆轲一看这情形,推不掉了,只好答应(实在是没办法啊,如果不答应,荆轲活不过明天,高人田光为了表明不会泄密,已经自尽了)。于是,姬丹任荆轲为上卿,住规格最高的馆舍,他每日前来拜访,上最好的饮食,珍奇异物不断,荆轲白天看上哪个美女,晚上一定送到荆轲卧室,此时的荆轲,套用一句阿Q的话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尽管如此,姬丹还是小心谨慎,生怕惹荆轲生气撂挑子不干了。

衣赐履说:据说,荆轲与姬丹在太子宫游玩,荆轲拾瓦块投掷池塘中的青蛙,姬丹立即让人上金子做的弹丸,由他亲自捧着让荆轲用金丸投掷;一次,两人共骑一匹千里马,荆轲随口说了一声,千里马的肝味道不错,姬丹立即让人杀了千里马,做了一盘炖马肝;还一次,姬丹与樊於期在华阳台开酒会,有美人擅长鼓琴,荆轲说,好漂亮的手!转眼那美女的手就被砍下来,装盘送到荆轲面前(不知道生的还是烹制过的)。荆轲实在是无可奈何,说,太子对我太好啦!

这种好法,想想真是很吓人!什么叫骑虎难下?荆轲现在就是骑虎难下。

就这样过了一段日子,荆轲似乎一点要出发的意思都没有。姬丹内心焦急,想让荆轲出行。

荆轲说,我现在前往秦国,怎么见秦王呢?没有能让他感兴趣的东西啊。如果有樊於期将军的头颅和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奉献给他,他必定很高兴召见我,那时刺杀他才有可能。

姬丹说,樊将军穷途末路时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杀他呢!

荆轲于是私下里找到樊於期说,秦国对您,可以说是残酷之极,您的父母、宗族都被诛杀或编为官奴了。现在我听说秦国悬赏千斤黄金、万户封地购买您的头颅,您打算怎么办呢?

樊於期叹息地流着泪说,有什么办法呢?

荆轲说,太子派我去刺杀秦王,我想借你的头颅一用,献给秦王,这样他才可能召见我,到时我左手拉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匕首刺他的胸膛。您大仇得报,燕国遭受欺凌的耻辱也可以消除了!

樊於期说,靠!就这么办!随即拔剑自刎。

姬丹闻讯急奔而来,伏尸痛哭,但已经无可奈何了,就用匣子盛装起樊於期的头颅。姬丹又派人购得铸剑名家徐夫人(男的哦,不是姓徐的老婆,呵呵)打造的匕首,令工匠把匕首烧红浸入毒药之中,又用这染毒的匕首试刺人,见血封喉,没有不立即倒毙的(用人试毒,姬丹也是够让人瞠目的)。燕国有个勇士叫秦舞阳,十三岁时就杀过人,没有人敢和他对视。姬丹让秦舞阳当荆轲的副手。又过了些日子,荆轲似乎还是没有动身的意思,姬丹心急,又害怕荆轲改主意了,就催促他说,再不出发恐怕来不及了,您是怎么打算的?实在不行,我让秦舞阳先出发了。荆轲闻言大怒,叱责姬丹说,太子这么说有意思吗?如果去了而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安全返回,那是二货!提着一把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我之所以一直不出发,是等一个帮手跟我一起去,如今既然你等不及了,那我就出发(咱们一直不知道荆轲究竟等的是谁)!

出发那天,姬丹和知道此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冠为荆轲送行。到了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徵读如纸,变徵之声估计是那种悲壮之声),送行的人无不垂泪涕泣。荆轲继而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头也不回,登车而去。

前227年,荆轲抵达咸阳,嬴政大喜过望,穿上君臣朝会时的礼服,在咸阳宫安排朝会大典迎见荆轲。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盒子(想来那时的防腐技术已经相当厉害了,要不然,樊於期的头颅已经砍下来好几个月了,居然没臭没烂,还能认出来是谁,反正挺邪乎的),秦舞阳捧着装地图的盒子。两人走到嬴政宝座的台阶下,秦舞阳突然脸色大变,哆嗦不能前行,秦国大臣们觉得很怪异(如果不是太史公为了衬托荆轲的沉着镇定,那秦王宫殿可能跟东方不败在黑木崖上的大殿很像,深而远,秦王高高在上,无形的压迫扑面而来,勇士秦舞阳才可能被吓尿了)。荆轲回头看看秦舞阳,笑了笑,对嬴政说,这是北方蛮夷乡下人,没见过天子的威势,吓成这样。

于是荆轲手捧地图进献给嬴政,图卷全部展开,匕首出现,荆轲乘势抓住嬴政的袍袖,举起匕首刺向他的胸膛。但是未等荆轲刺中,嬴政已惊恐地一跃而起,挣断了袍袖。荆轲随即追逐嬴政,嬴政绕着柱子奔跑。事发仓猝,大出意料,殿上的群臣都吓呆了。秦国法律规定,大臣上殿不得携带任何武器。因此大家只好徒手上前扑打荆轲,侍从医官夏无且(读如居)用他的药袋投击荆轲,荆轲躲闪,给嬴政赢得宝贵时间。嬴政终于拔出剑来回击,重创荆轲的左大腿。荆轲肢体残废无法再追,便把匕首向嬴政投掷过去,但只击中了铜柱。荆轲自知大事不能成功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张开两腿像簸箕一样(我们在前面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曾经探讨过裤子问题,古人所谓“张开两腿像簸箕一样”是很不礼貌的动作,因为那时没有内裤,没有连裆裤,这样坐着,相当于把私处露给对方,此处意为荆轲没把秦王放在眼里)坐在地上骂道,今天让你逃脱,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归还各国土地的契约回报太子。言罢,侍卫们冲上前来乱刀砍死荆轲,嬴政半天惊魂未定。过后评论功过,赏赐群臣及处置当办罪的官员。赐给夏无且黄金二百镒(四千八百两)。

嬴政没想到姬丹那个脓包蛋居然敢派刺客来,差点儿要了自己的性命,越琢磨越冒火,于是增派军队随王翦攻打燕国,在易水以西与燕军和赵军(代王赵嘉)会战,大破燕赵联军,前226年十月,攻陷燕都蓟城(北京市)。燕王姬喜、太子姬丹率其精兵跑到辽东(辽宁省辽阳市),秦将李信一路追击。代王赵嘉写信给姬喜说,秦国之所以追着你不放,是因为恨太子啊,大王赶紧杀了姬丹献给秦王,秦军必退,燕国还能幸存啊。此时,姬丹躲到衍水(今地不详)。姬喜派人把自己儿子杀了,派人献给秦王。秦军不久之后撤退,五年后,灭燕,生擒燕王姬喜。

衣赐履说:姬丹派荆轲刺杀嬴政有两个想法,一是逼着嬴政签协议,退还强占其他国家的土地,然后荆轲全身而退;二是如果嬴政不肯答应,就干掉他,然后秦国内乱,其他国家可乘机重新合纵,足以与秦抗衡。如果荆轲完成了任务,历史会如姬丹想的那样发展吗?我们试着分析一下:1.假设嬴政签了协议,承诺退地给大家,于是荆轲收了匕首准备回燕国报喜。然而,大家还记得公孙鞅伐魏时把魏军统帅魏卬(读如昂)骗来叙旧的事吗?公孙鞅刚和人家斩鸡头、烧黄纸信誓旦旦说退兵,一转身就砍了魏卬的脑袋。秦王嬴政的时代,已经不是齐桓晋文的时代了,誓言和实利怎么可能相提并论?结果只能是,嬴政一脱离险境,荆轲立即被剁为肉酱。2.假设刺杀成功,嬴政死了。今年为前227年,嬴政32岁,大公子扶苏继位,应不超过15岁,国家大事由李斯等当权派说了算,丧事一完,立即东征报复,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那么,各国(韩国已亡,赵国已废,魏国已残)是否能够合纵成功?做什么梦啊!就燕王姬喜、齐王田建这几瓣烂蒜,别说合不起来,就算合了,只要有一点点风吹草动,立即作鸟兽散。故,秦灭六国,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刺杀嬴政成功唯一的好处就是,姬丹心理上得到巨大的满足感。

另,荆轲虽然勇气可嘉,但看来只是口活儿好,喝酒、唱歌、说大话,都不含糊。关键是剑术不行啊,这不是我说的,是陶渊明说的。陶氏有诗曰《咏荆轲》,如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己没,千载有余情。

又另,还有两件事很难想像,一是姬喜砍了自己儿子脑袋献给秦国时的心情;二是医官也跟一班大臣一样参加接见外国使节大典,恐怕历史上也只有这一次记录吧(太史公说,荆轲的事,是医官夏无且讲给别人听的)。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