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静)医改关乎老百姓健康福祉。去年我市大力推进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4月17日,在全国卫生健康体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市委书记刘志仁在省卫生健康委分会场,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代表,作了题为“以示范项目为抓手 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的交流发言。

我市医改工作缘何获全国推介?强有力的医改领导体制是首位。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市医改领导小组“双组长”。示范项目指挥部下设项目实施、综合保障、监督检查三个工作专班,全周期推进项目实施,组建由国家、省、市共189名专家组成的深化医改专家库,全流程参与指导示范项目。我市相继出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深化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文件,明确项目资金投放重点为提高市县级公立医院诊疗能力、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联动改革是关键。我市落实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稳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人事薪酬改革,多点发力形成医改协同效应。2022年,我市落实国家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按公立医院报量估算年度节约医疗费用约1600万元,受益患者百余名;落实7个批次国家集采药品和国家集采冠脉支架采购任务,累计节约医疗费用5亿多元。2016年至2021年,我市先后5次调整4598项医疗服务价格,2022年调整医疗服务项目353项,重点提升“诊疗、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治疗等价格。稳步推进DRG付费提质扩面,实现“三方共赢”。从2021年6月实际付费至2022年底,我市实行DRG付费的21家试点医院共减少住院医疗费用4.9亿元,减少个人自付1.75亿元,次均住院费用下降771元,平均住院日缩短2.15天。人事薪酬制改革方面,我市推进公立医院员额制管理,根据床位规模核增市直9家公立医院人员总数4192名,增幅达72%,探索实行编制实名制和备案制管理相结合,允许公立医院自主招聘选人用人。

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是核心。我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区,由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牵头,联合二级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现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运营管理、药品耗材保障等一体化管理,医疗资源、专家资源、信息资源协同共享,推动形成防、治、康、养、管一体化、连续性服务模式。在县域,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助推形成“县乡一体、乡村一体、上下联动”的县域分级诊疗体系。2022年,全市基层诊疗量较上年同期提高5.09个百分点。雨湖区长城乡卫生院向上与上级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向下对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该院健康“守门人”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其经验先后两次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推介。

信息赋能为依托。我市建设了联通省级、市级集中、区域共享、分级应用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远程医疗平台、双向转诊平台和药品配送平台等区域共享信息平台,为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打下基础。目前,我市实现全市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医保业务“刷脸”结算全覆盖。病情稳定、用药明确的特殊门诊患者在线提供门诊病历和1个月内处方相关信息,可实现药品24小时内配送上门,医保卡线上实时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