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学上门、志愿服务、建言献策……浒墅关阳山社区的在职党员“在位”更“有为”,充分发挥“八小时”之外的“第二岗位”作用,化身多元共治的活跃因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业优势助力社区教育

“中国四大发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阳山社区活动室的课堂上,在职党员任少丽正在为孩子们讲解“造纸术”的由来。生动丰富的课件配以应景有趣的手工,孩子们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任少丽本职工作是一名幼师,擅长幼儿教育和手工制作的她,在周末为辖区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在方寸之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日巡夜查聚能社区治理

“请今晚参加夜查的党员六点至社区集合。”“收到。”社区“吹哨”,在职党员们积极报到。白天在职党员们在所属楼道“亮”出身份,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公益宣传、文明劝导,夜晚积极参与社区集中检查,共创文明城市。“您好,这边门口的杂物麻烦清理一下。”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身影奔走在小区里、商业街中,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要带好身份证、户口本到派出所办理。”在职党员们入驻社区居民群,积极为居民释疑答惑。在职党员队伍进一步织密了社区四级网格,他们“八小时”之外的时间,为“家门口”的社区增强了治理力量。

建言敏行提优社区服务

社区依托“有事好商量”工作室,积极开展“居民夜话”“近邻议事会”,他们奔走在治理前沿,梳理上报优质建议,参与各类方案制定实施,用资源岗位优势就地化解居民“急难愁盼”,用心办好“关键小事”。“老伯伯,我来送学了,你上次要的书我帮你带来了。”“这个楼道灯不亮,我已经修好了。”在职党员队伍以日积月累的微服务,汇聚成提升社区治理成效的大能量,优质服务口碑全面开启“为民党建”新篇章。(汤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