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在大学路、泰山路、中阳大道、泰星路等重点路段开展联合执法整治、溯源治理,重拳整治“泥头车”漏撒、扬尘等城市“顽疾”。在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市数字城管、余泥渣土等部门在上述路段加装视频监控设备,落实精细化常态化管理,运用数字化手段追溯“泥头车漏撒行为,让“大块头”不再“任性”,扎实推进城市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助力汕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中泰立交桥上,市数字城管工作人员对安装在桥上的监控设施进行日常检测调试,保障设备正常运转。今年初,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在中泰立交桥、金泰立交桥上,设立、投用6个运输车辆漏洒监控点位,利用科技手段,依靠数字化力量,实时监控重点路段的过往“泥头车”,进一步警示及约束“泥头车”的违法违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林昕介绍,目前,该中心已明确城管执法、余泥渣土等部门的路面漏撒实时联动流程图。同时,通过视频、机动队伍和网格员等多种巡查手段上报36个污染源周边市容环境卫生问题,将巡查结果纳入环卫月度考核数据,形成处置闭环。

近两年来,市城管办牵头多部门,组建一支由市城管、交通、交警等精干力量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开展“大学路路面污染专项整治”“泰山路、中山东路、泰星路城市环境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行动。联合执法队伍重点溯源,教罚并重,通过路面巡查、连续追踪、设卡蹲守、错峰执法相结合,“白+黑”风雨无阻开展执法工作,确保违法违规车辆“不漏网、不漏管”。

为进一步震慑“泥头车”违法违规行为,市余泥渣土管理所也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强监管,分别在大学路、泰山路、中阳大道、泰星路等重点路段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实时掌握路面过往车辆和污染情况,动态检查管理和联合执法相结合,并在需要时提供非现场视频佐证依据,运用数字化手段为强化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在市城管委办的部署下,联合执法队分成金平、龙湖两支分队,在大学路、庵曲公路、泰山路、中山东路、泰星路和中阳大道等道路开展“泥头车”常态化联合执法,不断加大对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城市环境的整治力度,继续实施多部门“协同共治”的整治模式。截至今年4月中旬,共检查泥头车1138辆,查处255辆。同时,源头整治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市余泥渣土管理所根据中心城区工地清单逐一检查,要求工地在排放建筑垃圾前需取得许可,严格配套相关设施和“6个100%”和“一不准进、三不准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