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新风正气,扫除文化垃圾,切实落实净化社区环境,位于苏锦街道的大观名园社区三措并举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维护青少年绿色环境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中的作用。

一是加强领导,优化队伍。社区成立“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明确“扫黄打非”责任人,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多次组织召开“扫黄打非”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切实加强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成立区“扫黄打非”站点,主动加强与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的协作配合,加强日常沟通,强化信息联通,同时,重点建立宣传教育制度和奖励举报制度,使“扫黄打非”工作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为辖区居民建立干净、和谐的文化市场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社区充分利用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社区活动科普、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深入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开展“扫黄打非”法制宣传教育,深刻揭露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的危害性,广泛宣传“扫黄打非”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和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公众自觉抵制非法及盗版产品的良好意识,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强化学习多形式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同时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妇女儿童维权讲座、综治宣传等活动营造“扫黄打非”的氛围,进一步扩大“扫黄打非”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积极健康、向善向上的文化环境。三是紧抓源头,强化治理。采取让社区安全员日常监管和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辖区网吧、书店、宾馆等场所的监督,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联合文化、派出所、市场监管等部门在重要时间、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坚决扫除淫秽色情、侵权盗版等有害出版物,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问题露头就管,杜绝一切苗头。对日常巡查违法经营事项,净化环境。

创新载体,丰富生活。除了大观名园,姑苏区各社区也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辖区内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扫黄打非”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