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己的开发能力和技术中心,上海就没有真正的轿车工业。”1990年,朱镕基的一道批示报告,引出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上 世纪 ( 参数 丨 图片 )90年代前后,国内汽车工业仍然处在发展萌芽期,乘用车生产总量十分低下,尤其是私家车,大部分车辆所有权依旧在国家的控制之中。
普通城市家庭出行,往往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给居民出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之处。而成立于1984年的主流合资车企上汽大众,敏锐地察觉到了汽车市场、尤其是家轿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将 桑塔纳 车型引入中国市场,并且做出了一个极富前瞻性的决定:桑塔纳车型国产化。
自此,由上汽大众带动的中国汽车工业体系迈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而上汽大众也奠定了国产化腾飞的重要基石。
上汽大众的代表车型:桑塔纳,行销全球
1987年,上海市政府做出重要决定:将汽车工业列为上海第一支柱产业,并成立“支援上海上海建设小组”和“桑塔纳国产化办公室”。
随后的1988年,上汽大众迅速走入本土化进程的高光时刻。朱镕基为桑塔纳轿车打上“上海工业希望”的烙印,并于同年打造了由全国105家零部件配套企业、6所高校、7家科研院所组成的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
进入1989年,桑塔纳国产化进程又迈上了新的台阶。由上汽大众一手打造的国内最先进的轿车总装流水线投入生产,在当年就实现了可同时装配90辆车的超高效率,相当于每7分半时间即可下线一辆桑塔纳。到1993年12月29日,上汽大众即完成了第10万辆桑塔纳轿车下线的卓越成就。
1995年,上汽大众已经实现桑塔纳2000国产化率达到60%的目标,并凭借舒适宽敞的乘坐空间、饱满流畅的外观设计,以及出色的动力性能,迅速抢占当时国内中级公务车乃至商务车市场份额。
桑塔纳2000的投产,不仅仅打破了国内汽车工业的贫瘠现状,更令轿车走入更多家庭的出行生活,也为上汽大众本土化创新迈入新阶段打下基础。
加速国产化:上汽大众的不懈努力
回顾桑塔纳国产化的进程,各方力量均为之做出了不懈努力。作为当时的主流合资车企,上汽大众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发展处境:一方面是以造车严苛闻名的德国精工,另一方面则是举步维艰的国内汽车工业。
面对几乎断层的技术代差,以及中德双方在文化和造车理念上的种种差异,上汽大众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迎难而上。首先,从投资力度来看,上汽大众成立之初,其收到的总投资金额已经达到3.6亿元人民币。
这笔金额放在现在“没有200亿元不要造车”的时代来看,似乎不值一提。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3.6亿元的投资额度,已经达到1956-1982年国家对于上海汽车工业8000万元投资的4倍之多。
而上海市政府也时刻关注到上汽大众的国产化进程,朱镕基强调,“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必须确保质量,做到100%合格,降低0.1%都不要。”
1989年,朱镕基在第三次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只有国产化才能够大批量生产,上海指望这个,汽车零部件工业、其他工业生产都可以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哈恩、饶斌等汽车行业领导者,也对品牌本土化创新做出卓越贡献。在国产化进程不断遇阻的背景下,是他们力排众议,才得以在德方遭遇财政危机、缩减对上汽大众投入的不利形势下,以缩减品牌年产能规模为代价,促进品牌接续滚动发展,最终建立起完整的现代轿车工业体系。
上汽大众自主创新再出发,迈入新征程
进入21世纪后,上汽大众本土化创新再次进入发展新通道。2000年4月15日,上汽大众汽车三厂正式投产,第150万辆轿车Passat 帕萨特 由此下线,成为上汽大众产品和生产技术跃上新台阶的重要开端。
至此,上汽大众达到30万辆轿车年产能力,而帕萨特的制造不仅成为国内车市的典型生产代表,更到达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推动上海汽车工业以崭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的门槛。
不到10年时间,上汽大众又在2008年推出第一款全新自主设计和开发的量产车型,也就是以“哪吒”概念车型为基础的量产车——大众品牌LAVIDA 朗逸 。
新车上市后再次成为上汽大众的明星爆款车型,不仅在首年实现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的出色成绩,更成功扭转了消费者对于A级车的固有印象,使家轿产品走入千家万户。
得益于LAVIDA朗逸的爆发式增长,上汽大众也在2008年即跨入年销50万辆俱乐部,大众品牌成功蝉联中国汽车行业单一品牌销量冠军。
进入2022年,朗逸仍然延续了其一直以来的A级车“常青藤”地位,上汽大众再次创新突破,推出“双前脸”设计语言,为新朗逸注入新鲜血液,展现了未来造型设计的潮流发展方向,朝着年轻化理念进一步出发。
不论是40年前的桑塔纳国产化进程,还是40年后新朗逸的升级焕新,上汽大众始终走在本土化创新的最前沿。站在40周年风雨历程的新起点,上汽大众仍将和中国汽车工业一道成长,撬动合资车企转型升级的新支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