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篇文章谈了《葬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本文继续谈一谈该书文字方面的问题

《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葬书》

读过上篇文章之后,我们已经知道《葬书》是对唐代末期中国南方有关“葬山之法”的风水理论汇集,故而其文字方面的问题很多,总结起来,大概有前后文的文理混乱、前后重复、衍文多等三个方面。

清代四库馆臣在对《葬书》的考证中说:“其书自宋始出,其后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蔡元定病其芜杂,为删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吴澄又病蔡氏未尽蕴奥,择至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新喻刘则章亲受之吴氏,为之注释。今此本所分内篇、外篇、杂篇,盖犹吴氏之旧本。至注之出于刘氏与否,则不可考矣。”

由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知,《葬书》最早有20篇之多,但是很多内容为“芜杂”之文,蔡元定删去了他所认为的12篇“芜杂”之文,只留下了8篇,吴澄又将蔡氏删定后的8篇整理为3篇,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四库全书》本的葬书

《四库全书》本《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库全书》本《葬书》

顺便说一下,四库馆臣所说“蔡元定病其芜杂,为删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并不准确,删定《葬书》的并不是蔡元定,而是蔡元定的父亲蔡发。蔡元定,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其堪舆学著作有《<玉髓真经>发挥》。蔡发,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南宋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为蔡元定之父,其著作有《地理发微论》《穴情赋》等书。

据余格格《郭璞<葬书>伪书考》一文考证:

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元刊本《新刊名家地理大全锦囊经》,为现存最早的版本,共二十篇,题唐丞相燕公张说注解,宋牧堂居蔡成禹附注。牧堂为蔡元定之父蔡发的晚号,疑“成禹”为蔡发字“神与”之音讹。明蔡有鹍《蔡氏九儒书》中辑有蔡发《锦囊经注》,分作八篇,其后有《辩〈锦囊经下〉非郭氏著》云:“自此以下,非郭氏书,皆后人模仿文本,剽窃他书而增益之”。蔡发所见《锦囊经》凡二十篇,以其中十二篇为后人伪托而不予注解。经比勘知元刊本当为蔡发删定八篇本,并保留了所删去的十二篇

《新刊名家地理大全锦囊经》 张说注解 蔡成禹附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刊名家地理大全锦囊经》 张说注解 蔡成禹附注

《葬书》又有《古本葬经》《锦囊经》《葬经》等名,版本很多,各种版本的文字顺序和内容大体一致又都有所差异,其中以《四库全书》本《葬书》最为常见,故而本文主要以《四库全书》本《葬书》为研究对象

1、文理混乱

《葬书》的文理混乱非常严重,基本上就读不成文,只能一段一段地单独理解才行。略举几例以作证明:

A、《四库全书》本《葬书》开头两句为“葬者,乘生气也。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这里的“生气”具体是什么?“生气”就是“五气”吗?如果是的话,生气只在地中运行吗?

因为有这些问题,所以《津逮秘书》本和《古今图书集成》本的《古本葬经》的开头几句是:“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其中“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一句,显然是为了解释生气为何物才放到“葬者,乘生气也”这句之后的。

按照这个解释,“阴阳之气……行乎地中而为生气”,也就是说生气只存在于“地中”,生气一旦在地表生发出来,就只存在于“万物”之中。但是后文又说“气乘风则散”“噫气所以散生气”“生气散于飘风”,存在于“地中”的生气怎么可能“乘风”呢?难道地下还有风吗?即使理解成存在于“万物”之中的生气,“乘风则散”也是讲不通的

山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脉

B、《四库全书》本《葬书》开篇两句之后又有“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这几句话解释了墓葬对后代祸福产生作用的原因。且不管这个解释是否有道理,在这几句话后边又接上了“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这一句。

本来开篇讲“葬者,乘生气也。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既然气是“行乎地中”的,而“地”往往又具体表现为山地和平原等地形,故而后文接“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这一句还是比较通顺的。可是偏偏在中间夹杂“鬼福及人”那几句,使得整个文理前后不连贯,读起来很不通畅,也很不舒服。以至于清初吴元音所作《葬经笺注》将“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这一句移到了“外气横形,内气止生,盖言此也”句之后。

C、《四库全书》本《葬书·内篇》中说“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又说“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

前文说“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意思是有土才有气,后文又说“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意思是有气就有土,到底是“有土才有气”还是“有气就有土”,土和气到底谁在前,谁在后?前文还说“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意思是有气才有水,后文又说“支有止气,水随而比”,意思是有气就有水,到底是“有气才有水”还是“有气就有水”,气和水到底谁在前,谁在后

河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流

D、《四库全书》本《葬书》内篇在前,之后才是外篇和杂篇。

在内篇中有“龙虎抱卫,主客相迎”句,这里并没有解释何为“龙虎”,在外篇中才说“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这种文理显然是不通的!

类似这种文理不通的地方还很多,几乎充斥在整个《葬书》之中,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2、前后文重复

A、《四库全书》本《葬书》外篇中有“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其中“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这部分文字,在杂篇中又重复出现,为“三吉”之一。

B、《四库全书》本《葬书》外篇中有“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在杂篇中又有“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其中“势如万马,自天而下”重复。

C、《四库全书》本《葬书》外篇中有“形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在杂篇中又有“形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王侯崛起”,其中“形如负扆,有垅中峙,法葬其止”重复。

另外,“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等文字也在外篇和杂篇中重复出现,其它文字不完全相同,但文义完全一致的文字也不止一处,如“千尺为势”和“千尺之势”等。

3、衍文众多

《四库全书》本《葬书·内篇》中说“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故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这段文字问题很大,在明代汇贤斋刻本《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和据明洪武刊本翻刻的清代《琳琅秘室丛书》本所收《刘江东家藏善本葬书》中都作“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

在《津逮秘书》本和《古今图书集成》本的《古本葬经》中也作“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

但同时,在明清古籍中作“故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的也不在少数。两种不同的文字,意思截然相反,到底是“浅”还是“深”,令人不知所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几句话本身都不是《葬书》的原文,而是对《葬书》所作的释文

“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这句话明显是对《葬书》原文中“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句话的解释,“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解释的是“行之使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解释的是“聚之使不散”。

“故藏于涸燥者宜浅(或深),藏于坦夷者宜深(或浅)。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这几句话又是对“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这句话的引申。

有的人认为,平原地区没有四围的山岗,八方受风故而(气)零散,所以要葬的深一些,也就是“藏于坦夷者宜深”;有的人认为,葬在高山之上,相对平原更加受风,故反而是葬者高山之上要葬的深一些,也就是“藏于涸燥者宜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人的理解和引申不一样,自然就有了不同的版本。这种都是属于古籍中常见的释文窜入正文的情况。

另外,还有很多文字也都是衍文,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针对以上情况,我对《葬书》进行了重新整理,去掉衍文和重复的文字。并结合风水实操,调整其前后顺序,使每一部分都有一个主题,而且在现实中切实可行。我重新整理的《葬书》将来会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

上期文章:

最早提出“风水”概念的《葬书》,其作者是郭璞吗?此文读完再无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