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长城故事 建设书香城市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山海关区推出全民阅读之有声阅读线上展播活动。希望大家通过阅读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传播家乡文化,建设美丽关城。下面请欣赏阅读推广人带来的诵读作品,感谢您的聆听!

《天下第一关城楼》

节选自《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城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第一关城楼,又称镇东楼,俗称箭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因它地处要隘,形势险要,又是万里长城东起第一关,故称“天下第一关”。

“天下第一关”城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整个城楼建筑雄伟,气势浩然。《临榆县志》记载:“东门建楼,高三丈,凡两层,上广五丈,下广六丈,深各半之”。

《临榆县志》对城楼的重修,有如下记载:明初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主事吕荫,万历十三年(1585年)王邦俊,三十八年(1610年)员外郎邵可立,清乾隆三年(1738年)知府梁锡藩、十八年知县钟和梅、二十九年袁鲲化,道光二十二年知府彭玉雯、知县陆为棣,光绪五年(1879年)知府游智开、知县赵允祜重修。1952年和1966年中央人民政府又拨专款维修,1985年山海关区政府又主持重新彩绘成为现在的城楼。

“天下第一关”城楼实为箭楼形式,整个建筑分两层,下部城台呈长方形,长43.4米,宽30.4米,高11.75米。城台建筑敦实雄厚,中央有砖砌拱券门,以通内外。券门洞高7.5米,宽5.8米,设有大门,可以闭开。城台南侧有宽4.8米的马道,可直接登上城台顶部。城台上往北可直通角山,往南通老龙头。南北贯通,对防卫更为便当。

城台上耸立两层座东面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箭楼,楼高13.7米,东西宽10.1米,南北长20米,下层高5.7米,墙厚1.3米,上层高8米,墙厚0.9米,建筑面积为198平方米。其建筑上为歇山重檐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美观,妙趣横生。楼内外檐桁枋心,均为仿明式彩绘,显得俊秀而雄伟。城楼底层正面为红漆木质大门,上层正面为木质隔扇门窗,楼子上下两层,北、东、南三面共开设68孔箭窗,窗板为红底白环黑靶心,可开可闭,是为作战射箭之用,更显威武气概。城楼四周是宽敞的城台平顶,城墙垛口,亦可射箭打炮。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城楼上层屋檐下,悬有“天下第一关”匾额一块,传为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肖显所书。

现在“天下第一关”城楼内,陈列着一些古代兵器,有弓箭、盔甲、铁制竹节炮和铜炮。楼外有两门明代崇祯年间铸造的5千斤重的“神威大将军”铁炮。这些兵器,可使人想见山海关当时在防卫外侵上确实是重兵把守之要塞。

人云:“不到长城非好汉”。而长城上这座古老而雄伟的第一关城楼,更为多少英雄好汉所向往。今日登城楼,看“彩霞映高楼,雄关添生机。朝观沧海日,夕看燕山雨。幼童竞登楼,父老话今昔”。面对如画江山,倍增爱国之情。

内容由山海关区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山海关区融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