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是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行动体系。在当代社会中,国家既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以不断提高物质财富,也要通过民生建设合理分配物质财富,以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并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疫情防控优化调整之后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奋进之年,这一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五年过渡期关键一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再次成为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重点,因此如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如何加快民生建设依然是社会高度重视的热点议题。

二、是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需要通过具体的措施来实现。其中,加强和优化民生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一方面要加大民生建设的力度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再分配;另一方面在民生建设中要在继续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更加公平的资源分配,更加有效地推动共同富裕。

三、民生建设要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未来我国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少需要两个方面的基础条件:一方面,需要通过全面提高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更加广泛的社会保障和各项社会服务,降低民众在健康、就业、教育、住房、养老、育幼、助残等方面的家庭成本和家庭生活风险。

四、是建立更加合理的福利结构和更高效率的运行机制。民生建设要以制度化的方式对公共资源进行再分配,从而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张冉)